[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孔道观察与疏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3891.8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艺精;刘学良;赵鑫禹;马建军;刘向荣;董占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16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孔道 观察 疏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预应力孔道疏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孔道观察与疏通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预应力后张法技术广泛应用于核电站、桥梁及体育馆等各类大型建筑中。后张法预应力成孔材料壁厚一般在0.6~3mm间,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破损(焊接埋件时误焊),由于破损面较小检查时易被忽视,发生进浆堵塞孔道几率较大。
目前国内处理预应力孔道因进混凝土堵塞情况一般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是对孔道内部堵塞情况不清楚,肓目处理造成二次破坏。
其二是由于孔径小且长度大怎么在对现有结构不进行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解决在预应力孔道因进混凝土堵塞后不破坏现有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梳通的预应力孔道观察与疏通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孔道观察与疏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孔道观察;
(1.2)孔道疏通前准备;
(1.3)孔道疏通。
所述的孔道观察包括以下步骤
(2.1)打开待观察孔道上的所有阀门,使用空压机将孔道内的灰尘等杂物吹出;
(2.2)将摄像设备连同USB延长线牢固的绑扎在钢绞线上,摄像设备应与钢绞线导向头保持40-50cm的距离,使用棉纱、防水胶带将摄像设备和USB延长线突出部位进行包裹;
(2.3)将USB延长线的另端与电脑相连,启动电脑中视频录制软件,测试摄像设备取景录制正常后,将带有摄像设备的钢绞线从前期确定离堵塞或破坏位置较近的孔道端口送入待观察孔道;
(2.4)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电脑屏幕中的画面向操作人员下达钢绞线的移动指令,慢速靠近直至钢绞线导向头抵达堵塞物或破坏位置;
(2.5)确定堵塞物或者破坏位置后,由摄像设备引导处理设备,到达有效处理位置,退出摄像设备;
(2.6)处理完成后使用空压机清理孔道,并送入摄像设备观察孔道再无异物后孔道处理完成。
使用穿束机在孔道内穿入一根钢绞线,在露出孔道近端出口的钢绞线上标出刻度,将一台振动器牢靠的固定在近端处钢绞线上。
所述的钢绞线长度不小于孔道长度、近端长度、堵塞长度之和;所述的振动器长度大于近端长度、堵塞长度之和。
所述的孔道疏通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3.1)用钢绞线将振动器拉至堵塞处,开启振动器并向前拉拽振动器使其缓慢前进;
(3.2)当振动器前进10cm或振动了15~20min后将振动器退出;
(3.3)使用空压机将孔道内的碎屑吹出,并再次使用预应力孔道观察方法对梳通情况确认;
(3.4)如此返复直至孔道梳通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梳通方法具有效率高、不损坏已有结构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堵塞且孔道直径大于80mm的直线型或环型孔道梳通。
2.本观察方法是采用钢绞线引导摄像设备进入待观察孔道,为处理方案的选择和引导处理工具到达有效处理位置提供可视依据。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反映孔道情况、视频资料可保存备案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存在预应力施工的核电站、桥梁等建设工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振动器疏通问题孔道示意图;
图2是摄像设备观测孔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应力孔道观察与疏通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预应力孔道观察与疏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孔道观察;
(1.2)孔道疏通前准备;
(1.3)孔道疏通。
所述的孔道观察包括以下步骤
(2.1)打开待观察孔道上的所有阀门,使用空压机将孔道内的灰尘等杂物吹出;
(2.2)将摄像设备连同USB延长线牢固的绑扎在钢绞线上,摄像设备应与钢绞线导向头保持40-50cm的距离,使用棉纱、防水胶带将摄像设备和USB延长线突出部位进行包裹;
(2.3)将USB延长线的另端与电脑相连,启动电脑中视频录制软件,测试摄像设备取景录制正常后,将带有摄像设备的钢绞线从前期确定离堵塞或破坏位置较近的孔道端口送入待观察孔道;
(2.4)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电脑屏幕中的画面向操作人员下达钢绞线的移动指令,慢速靠近直至钢绞线导向头抵达堵塞物或破坏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