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肤阻抗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4416.2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许金森;刘庆城;胡翔龙;郑淑霞;潘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阻抗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阻抗检测仪。
背景技术
皮肤阻抗是研究经穴电学特性时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测试方法与测试时所采用的电学参数对皮肤阻抗的测定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已有的皮肤阻抗测试仪无固定的脉冲频率与脉宽,测试电极的压力对皮肤阻抗的影响很大,压力过高容易对人体的分布电容产生刺穿,影响皮肤阻抗的测定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肤阻抗检测仪,利用该皮肤阻抗检测仪测试皮肤阻抗结果稳定,不会因测试电极的压力不同而影响皮肤阻抗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一种皮肤阻抗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脉冲发生电路、脉冲放大整形电路、脉冲输出电路、低阻点触发报警电路以及一对测试电极;所述脉冲发生电路与电源连接,实现产生频率为680Hz、脉宽为200微秒、电压为5-9V的低压脉冲信号的功能;所述脉冲放大整形电路与脉冲发生电路连接,实现将所述低压脉冲信号放大并整形成放大的方波脉冲信号的功能;所述脉冲输出电路连接于脉冲放大整形电路与一对测试电极之间,实现将所述放大的方波脉冲信号分压产生脉冲幅度为0-50V的信号做为测试信号,并通过测试电极输出到皮肤以进行检测的功能;所述低阻点触发报警电路与脉冲输出电路连接,实现在测试电极检测到皮肤低阻点时被触发发出报警提示信号的功能。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它不仅具有皮肤低阻点定位方便、电极移动扫描和操作简便、日常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而且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稳定,测试结果不受测试电极压力、测试通电时间和重复测试次数等因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皮肤阻抗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皮肤阻抗检测仪的一种电路实施图。
图中标号说明:1、电源,2、脉冲发生电路,3、脉冲放大整形电路,4、脉冲输出电路,5、低阻点触发报警电路,6、测试电极,7、欠压报警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实施例和检测实验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肤阻抗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1、脉冲发生电路2、脉冲放大整形电路3、脉冲输出电路4、低阻点触发报警电路5以及一对测试电极6;所述脉冲发生电路2与电源1连接,实现产生频率为680Hz、脉宽为200微秒、电压为5-9V的低压脉冲信号的功能;所述脉冲放大整形电路3与脉冲发生电路2连接,实现将所述低压脉冲信号放大并整形成放大的方波脉冲信号的功能;所述脉冲输出电路4连接于脉冲放大整形电路3与一对测试电极6之间,实现将所述放大的方波脉冲信号分压产生脉冲幅度为0-50V的信号做为测试信号,并通过测试电极6输出到皮肤以进行检测的功能;所述低阻点触发报警电路5与脉冲输出电路4连接,实现在测试电极6检测到皮肤低阻点时被触发发出报警提示信号的功能。
所述低阻点触发报警电路5由音频报警电路构成。
所述电源1由恒压电源V1构成;
所述脉冲发生电路2包含以下电子元件:NE555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可调电阻,第一电容C1为无极性电容,第二电容C2为有极性电容;恒压电源V1的正极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一电阻R1的一端、NE555芯片U1的电源接入端8脚、NE555芯片U1的重置端4脚连接;恒压电源V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及NE555芯片U1的接地端1脚均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NE555芯片U1的放电端7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NE555芯片U1的低电平触发端2脚、NE555芯片U1的高电平触发端6脚同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4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