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链霉菌及其菌剂的生产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4967.9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辉;高莎;金德才;赵志瑞;彭霞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12;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链 霉菌 及其 生产 方法 用途 | ||
1.一株具有提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其特征在于:该株链霉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 7094。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的大规模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甘薯淀粉废水预处理: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或石灰水调节废水的pH到6.8~8.0,于105~126℃灭菌10~35分钟;
(2)液体种子制备:向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的三角瓶中接种斜面保藏的链霉菌,于25~37℃,120~200转/分振荡培养24~36小时,得到液体种子;
(3)梯级放大液体培养:向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的50升发酵罐中接种体积比为2%~15%的液体种子,于25~37℃,通无菌空气培养15~36小时;所得发酵液接种于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的500升发酵罐中,于25~37℃,通无菌空气培养15~36小时;所得发酵液接种于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的5立方米发酵罐中,于25~37℃,通无菌空气培养15~36小时;根据需要量,依次放大培养,获得足够的链霉菌培养液。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霉菌培养液用于防治污泥膨胀的方法,包括:
(1)将链霉菌培养液按照0.5%~6%的投加量,加入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好氧曝气池中,混合均匀;
(2)投加菌剂后的前2~3天时间内将二沉池中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80%以上回流到好氧池,之后还按照投加菌剂前的原工艺参数运行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49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