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氮花生专用肥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5355.1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郑亚萍;王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效 花生 专用肥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效氮花生专用肥配方。
背景技术
缓释氮肥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肥料,具有流失少、肥效持续性强、肥料利用率高等特点,因而可节肥、环保、防止作物后期脱肥早衰。
目前花生缓释肥的释放期一般是120天左右,施用方法一般是施用纯缓释肥,或普通氮肥和缓释肥各占50%左右。这两种施肥方式均存在一定问题,前者肥效主要在生育后期,忽略了生育前期和生育中期的氮肥供应,后者只兼顾了前期和生育后期,忽略了生育中期氮肥供应。而且生育后期由于衰老,氮的吸收量只占全生育期的15-18%,因此,相当一部分氮肥未被利用,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易造成污染。
目前,市场上尚没有根据花生生长发育进程中对氮肥的需求特点进行持续、稳定供应的花生专用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效氮花生专用肥配方,旨在解决市场上没有根据花生生长发育进程中对氮肥的需求特点进行持续、稳定供应的花生专用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长效氮花生专用肥配方,该配方包括普通氮肥、60天控释肥、90天控释肥和120天控释肥。
进一步、该配方中普通氮肥的重量分数为35-38%。
进一步、该配方中60天控释肥的重量分数为25-28%。
进一步、该配方中90天控释肥的重量分数为20-23%。
进一步、该配方中120天控释肥的重量分数为15-18%。
本发明提供的长效氮花生专用肥配方根据花生生长发育进程中对氮肥的需求特点进行持续、稳定供应,既不会因为某一时段土壤氮浓度过高影响根瘤菌固氮和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也不会在某一时段因土壤氮浓度不足而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做到了“按需供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长效氮花生专用肥配方包括:普通氮肥、60天控释肥、90天控释肥和120天控释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该配方中普通氮肥的重量分数为35-38%。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该配方中60天控释肥的重量分数为25-28%。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该配方中90天控释肥的重量分数为20-2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该配方中120天控释肥的重量分数为15-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2011年大田试验
1、高产田试验结果:
表1结果表明,本发明在2011年比纯控释肥单株结果数增加0.9-1.9个,饱果率提高3.4-6.8个百分点,出米率提高0.8-1.4个百分点,公斤果数减少8-23个,荚果产量提高6.5%-10.6%,平均增产7.9%,肥料利用率提高6.5-9.0个百分点。
与普通氮肥比较,单株结果数增加2..0-3.0个,饱果率提高5.3-8.7个百分点,出米率提高1.6-2.2个百分点,公斤果数减少30-45个,荚果产量增产13.4%-17.8%,平均增产14.9%。肥料利用率提高3.1-5.6个百分点。
表1对高产田花生主要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
2、一般产田试验结果:
表2结果表明,本发明在2011年比纯控释肥单株结果数增加1.4-2.3个,饱果率提高4.5-8.6个百分点,出米率提高0.2-1.4个百分点,公斤果数减少5-15个,荚果产量增产5.5%、9.9%-1.33%,平均增产9.3%。肥料利用率提高5.1-7.1个百分点。
与普通氮肥比较,单株结果数增加2.5-3.4个,饱果率提高7.2-11.3个百分点,出米率提高0.6-1.8个百分点,公斤果数减少17-34个,荚果产量增产11.4%-19.7%,平均增产15.5%。肥料利用率提高2.5-4.5个百分点。
表2对一般田花生主要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
实施例二、2012年大田试验
1、高产田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电平电路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快速铝合金握力直线接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