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状流程性材料用取样锥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5441.2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8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龙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状 流程 材料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取样工具,特别是一种粉状流程性材料用取样锥。
背景技术
粉状流程性材料,如工业用冶金铁粉、磁粉等,在每批材料入厂前或其它质量监督抽样检查时,需对材料按比例取样,进行外观、物理性能判定和成分分析测试。现有取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由叉车工辅助(因区域限制,一般物料均摆放2层以上),将待取样料袋平放,每包打开取样,取完后封好,叉车工再将料袋堆放整齐,该操作十分繁琐,取样时间长,还需两人操作;另一种则为取样员用尖锐物体将料袋划一较大开口,使待检物料放出,后再用胶带等将开口封住;该取样效率有所提高,但因开口较大,会使部分物料流至地面,污染环境,另还需增加用胶带等封口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取样简单、方便,能一人快速取样,而不会污染地面的粉状流程性材料用取样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状流程性材料用取样锥,包括金属空心圆柱管体、底盖和锥形尖锐突出部;所述金属圆柱管体和底盖为一体结构。
所述金属圆柱管体外径2~4cm,壁厚0.5~1cm,长度40~60cm。
所述金属圆柱管体的顶部设置有一透明刻度条。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该取样锥水平进入料袋,可以将取样物料盛放在空心圆柱管体内的空腔;取样锥取出后,因金属圆柱管体外径2~4cm,开口小,且粉状流程性材料流动性差(颗粒状、流动性好的流程性材料不适用),故粉状流程性材料不会从料袋内流出,不会污染环境,也不需进行封口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粉状流程性材料用取样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粉状流程性材料用取样锥的俯视图。
其中有:1.金属空心圆柱管体;2.底盖;3.锥形尖锐突出部;4.透明刻度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粉状流程性材料用取样锥,包括金属空心圆柱管体1、底盖2和锥形尖锐突出部3;所述金属圆柱管体1和底盖2为一体结构。
所述金属圆柱管体1外径2~4cm,壁厚0.5~1cm,长度40~60cm。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取样人员水平手持该取样锥,使其锥形尖锐突出部3与料袋垂直,用力推进金属空心圆柱管体1,锥形尖锐突出部3将划破料袋;同时,随着金属空心圆柱管体1的向前推进,料袋内的粉状流程性材料将进入金属空心圆柱管体1空腔内并填满金属空心圆柱管体1空腔,因有底盖2的阻挡,料袋内的粉状流程性材料不会从该取样锥中流出,后从料袋内拔出取样锥,即完成取样工作。
因本发明所述的金属圆柱管体1外径仅有2~4cm,开口小,且粉状流程性材料流动性差(颗粒状、流动性好的流程性材料不适用),故粉状流程性材料不会从料袋内流出,不会污染环境,也不需进行封口操作;另金属圆柱管体1的壁厚0.5~1cm,可以使金属圆柱管体1内有较大的空腔以容纳取样的粉状流程性材料;长度40~60cm以方便取样人员手持操作,并保证一次能取够所需的取样物料。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金属圆柱管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透明刻度条4,取样后,将取样锥倒置,该取样锥可以充当量筒使用,取样人员可以快速读出取样物料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龙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龙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的模拟数字转换参数动态调整方法
- 下一篇:光学导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