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工业锅炉煤粉储供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5489.3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史红卫;王栋;王帅;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工业锅炉 煤粉储供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小型工业锅炉煤粉储供系统,它包括煤粉储存装置、自动输粉装置和自动下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煤粉储存装置包括大仓(1)、中仓(2)、小仓(3)、手动检修阀(4)、中仓进料阀(5)、小仓进料阀(6)和输粉管道(27),大仓(1)通过手动检修阀(4)以及中仓进料阀(5)与中仓(2)相连通,中仓(2)通过小仓下料阀(6)连通小仓(3),在大仓(1)的顶部设有连接粉罐车的输粉管道(27);
所述的自动输粉装置包括送风管(11)、送风管A(28)、送风管B(29)、罗茨风机(8)、风机安全阀(9)、金属软管(10)、逆止阀(7)、一次风管A(12)、燃烧器给料电磁阀(13)和吹扫放气阀(14);罗茨风机(8)依次通过风机安全阀(9)、送风管(11)、逆止阀(7)和金属软管(10)与大仓(1)气层相连通,送风管A(28)两端分别连接大仓(1)气层与中仓(2)气层,送风管B(29)两端分别连接中仓(2)气层与小仓(3)气层,一次风管(12)一端通过燃烧器给料电磁阀(13)连接外部锅炉设备、一次风管(12)还通过吹扫放气阀(14)与大仓(1)顶部相连通;
所述的自动下粉装置包括空压机(26)、大仓反吹电磁阀(16)、中仓反吹电磁阀(17)、小仓反吹电磁阀(18)、中仓压力表(22)、小仓压力表(23)、中仓高料为位控制阀(24)、小仓低料位控制阀(25)、中仓放气阀(20)、小仓放气阀(21)、螺旋给料机(19)和文丘里混合器(15),大仓反吹电磁阀(16)的进出口分别连接空压机(26)出口和大仓(1)顶部;中仓反吹电磁阀(17)进出口分别连接空压机(26)出口和中仓(2)顶部;小仓反吹电磁阀进口(18)进出口分别连接空压机(26)出口和小仓(3)顶部,所述的中仓压力表(22)设置在中仓(2)顶部,小仓压力表(23)设置在小仓(3)顶部,所述中仓高 料位控制阀(24)设置在所述中仓(2)高料位处,所述小仓低料位控制阀(25)设置在小仓(3)低料位处,所述中仓放气阀(20)进口连接中仓(2)顶部,中仓放气阀(20)出口连接大仓(1)顶部,小仓放气阀(21)进口连接小仓(3)顶部,小仓放气阀(21)出口连接大仓(1)顶部,小仓(3)底部连通螺旋给料机(19),螺旋给料机(19)通过文丘里混合器(15)与自动输料装置中的一次风管(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工业锅炉煤粉储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仓(1)、中仓(2)和小仓(3)均为双层设计,其中外层均为一次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工业锅炉煤粉储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小仓(3)底部连通螺旋给料机(19),螺旋给料机(19)中的落料管(31)与文丘里混合器(15)中的文丘里喷嘴出口(30)相连通,落料管(31)与文丘里喷嘴出口(30)之间形成一夹角α,该夹角α大于煤粉下落休止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工业锅炉煤粉储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夹角α角度在30°~60°之间。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一种小型工业锅炉煤粉储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待机状态,确认手动检修阀(4)开启;
步骤二、外部、内部状态检测:不正常,报警,停止进行下一步运行,返回到步骤一;正常,进行下一步操作;
步骤三、启动罗茨风机(8),采用变频控制,连锁启动燃烧器给料电磁阀(13),确认吹扫放气阀(14)关闭,进行一次风管道吹扫;
步骤四、当具备点火条件时,吹扫完成,开启螺旋给料机(19),开启中 仓高料位电磁阀(24)、开启小仓低料位电磁阀(25),进入锅炉点火状态,若点火失败“报警”先停螺旋给料机(19),后停罗茨风机(8),返回步骤二;若点火正常,中仓压力表(22)、小仓压力表(23)投运,空压机(26)待机,粉仓启动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4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