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网沉积制备分等级NiO微球电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5958.1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韩丹丹;徐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53/04 | 分类号: | C01G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积 制备 分等级 nio 电极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镍网沉积制备分等级NiO微球电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NiO在自然界丰度很高,价格低廉,对环境无害且电化学性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好的氧化还原性和电荷存储特性,可控的尺寸、形貌和结构特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电化学电容器中较理想的电极材料之一。目前,研究者采用各种方法制备出了氧化镍的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环、纳米片、纳米管等。作为电极材料常采用与碳、聚四氟乙烯胶黏剂混合的方式涂覆于集流体表面,但这种方法往往存在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电极多孔结构保持性差等缺点。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镍网多孔支撑体生长NiO分级结构微球,形貌新颖,粒径尺寸均一,保持镍网多孔结构的同时,能大大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电解液的传导能力。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镍网沉积制备分等级NiO微球电极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镍网的预处理:将镍网(10mm×10mm×1.1mm)分别于丙酮和无水乙醇溶液中超声洗涤,并在6mol·dm-3 HCl和0.1mmol·dm-3 NiCl2溶液中分别浸泡15min和4h,最后,用蒸馏水洗涤烘干后备用。
(2)将2-6mmol的硫酸镍(NiSO4·6H2O)溶于1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3 mmol的硫酸铵((NH4)2SO4)超声溶解,缓慢滴加氨水(25%wt.)3-9mL,磁力搅拌反应10min后,于烘箱中90℃反应3h后,将镍网悬于上述溶液中,继续反应2-1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产物蒸馏水洗涤后,60-90℃干燥4-12h,得到镍网沉积氧化镍前躯体。
(3)将所得产物在300-400℃条件下焙烧即获得产物。
附图说明
图1镍网原材料的SEM照片。
图2镍网沉积的分级结构NiO微球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效果作进一步描述。但是,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配方和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将3 mmol的硫酸镍(NiSO4·6H2O)溶于1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 mmol的硫酸铵((NH4)2SO4)超声溶解,缓慢滴加氨水(25%wt.)4.5mL,磁力搅拌反应10min后,于烘箱中90℃反应3h后,将镍网悬于上述溶液中,继续反应5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蒸馏水洗涤后,60-90℃干燥4-12h,得到镍网上沉积的氧化镍前躯体,将所得产物空气氛围内焙烧获得产物。
实施例2:实施例1中的硫酸镍称取摩尔量为2-6 mmol;加入的硫酸铵摩尔量为1-3mmol;滴加氨水的体积为3-9mL。
实施例3:加入镍网后的反应时间为2-10h,干燥后的粉体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00-400℃,空气条件下焙烧30min-2h。
实施例4:所获得的产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形貌是直径约为10-20μm的分级结构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化工学院,未经吉林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南桦叶芽外植体采集与诱导方法
- 下一篇:多层厨具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