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能及槽式太阳能一体化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7129.7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魏思佳;张伸展;史鹏程;马成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3D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能 太阳能 一体化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具体涉及风能及槽式太阳能一体化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风能及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规模化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已成为我国开发利用新型能源的必要战略举措。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风能、太阳能互补联合发电技术主要是风光伏互补发电技术,该技术克服了风能和光照资源不稳定的缺点,充分利用了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地域上的重合性及在时间上的互补性的特点,有利于减少电场变配输系统和电场公用设施的单位投资,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存在的缺点:
1、蓄电池的工作状态不合理。其一,充放电控制策略得选择不合理,使实际充电曲线与蓄电池固有电特性相差甚远,导致蓄电池寿命降低;其二,它的荷电状态检测不够精准;
2、控制器集成化程度低,影响产业化发展;
3、新型风力发电机用于实际系统中较少。
鉴于以上风能-太阳光伏发电系统的缺点,国外在以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为主体的风光互补发电联合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12年初,美国西南部德克萨斯州西部的太阳能发电(CSP)与风电厂首先进行了互补发电系统的分析,证明了这样的部署策略可以提高联合厂房的容量因子和输出功率的平稳性。由于风和CSP之间的协同作用,实时可用的风力和太阳能资源往往是稍呈负相关。风能和太阳能在时间上、地域上和经济上都有一定的互补性。风电厂可以将多余的电量纳入到CSP中,低成本和高效的热能储存(TES)。风力发电低于计划发电量时可以转移使用太阳能发电,以填补缺少量。风光复合发电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互补性,可以向电网提供稳定的电源。
中国专利201120430468.6公开了太阳能和风能互补储能热发电装置。把风电转化成热能储存在蓄能装置中,把低品质电力转化为高品质电力,实现太阳能互补发电。这里它把风能全部转化成热能造成能源浪费和储能装置成本大大增加。这些缺点不利于风光互补商业化,还将造成风电的大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风能全部转化成热能造成能源浪费和储能装置成本增加且对风电造成浪费的问题,从而提出了风能及槽式太阳能一体化发电系统。
风能及槽式太阳能一体化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电厂交流输出装置、电网、热熔盐储热罐、汽轮机、发电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电加热器、换热器、过热再热器、蒸汽发生器、预热器、盐泵、冷熔盐储热罐、集油箱、第一油泵、第一油泵控制器、第二油泵控制器、水泵、冷凝器、冷凝剂容器、冷凝泵、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第三电流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热器控制器、盐泵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油泵、第三油泵和第二电热器控制器,
风力发电机电能输出端与电厂交流输出装置的电能输入端连接,
电厂交流输出装置的第一电流输出端同时与电网的电流输入端和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连接,
电厂交流输出装置的第二电流输出端与电加热器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电加热器的电流输出端与换热器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电加热器的熔盐入口端与热熔盐储热罐的熔盐出口端连通,
电加热器的熔盐出口端与换热器的熔盐入口端连通,
热熔盐储热罐的熔盐入口端与过热再热器的熔盐出口端连通,
过热再热器的熔盐入口端与蒸汽发生器的熔盐出口端连通,
蒸汽发生器的熔盐入口端与预热器的熔盐出口端连通,
预热器的熔盐入口端与冷熔盐储热罐的熔盐出口端连通,
盐泵的串联在换热器的熔盐出口端与冷熔盐储热罐的熔盐入口端之间;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热能输出端同时与换热器的入油端和过热再热器的出油端连通,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热能输出端与第一油泵的出油管道连通,
集油箱输油管道与第一油泵的进油管道连通,
第一油泵的出油管道与第二油泵的入油管道连通,
第二油泵的出油管道同时与换热器的出油端和第三油泵的入油管道连通,
第三油泵的出油管道与预热器入油端连通,
预热器的出油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入油端连通,
蒸汽发生器的出油端与过热再热器的入油端连通;
水泵的出水管道与预热器的入水端连通,
预热器的出水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入水端连通,
蒸汽发生器的出水端与过热再热器的入水端连通,
再热器的蒸汽输出端与汽轮机的蒸汽输入端连通,
汽轮机的动能输出端与发电机的动能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7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转移催化法制备六氟磷酸锂的方法
- 下一篇:可背载的蓄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