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泮托拉唑钠和制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67154.5 申请日: 2013-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3232438A 公开(公告)日: 2013-08-07
发明(设计)人: 赵东明;方专;王敬;江威;余帮学;董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01/12 分类号: C07D401/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53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泮托拉唑钠 制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泮托拉唑钠。本发明的泮托拉唑钠具有良好的性质。

背景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同时也是一种极易复发的慢性病,迄今尚未有彻底根治的有效手段,这己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统计分析表明:全球消化系统的发病率占人类的10~12%,我国城镇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为11.43%,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基本相似。由于饮食结构的特点,南方城市和西南地区居民的患病率比较偏高,而中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较多,已是消化系统药物的主要消费者。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简称为PPIs)的问世开辟了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新的作用途径,它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产品泮托拉唑于1979年合成,1988年在瑞士上市。其抑酸作用并不在于阻断各种受体,而是进入胃壁细胞分泌小管的高酸环境中与H+结合形成有活性的次磺酸和次磺酰胺,与H+/K+-ATP酶的巯基脱水偶联,导致体内H+/K+-ATP酶活性永久被抑制。该药具有高度选择性,可抑制胃酸形成的最后步骤,所以无论是对基础胃酸分泌还是对各种形式的应激性胃酸分泌。都可有效地抑制。该药抑酸完全,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久。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高,疗程也较短,溃疡愈合的时间比H2受体拮抗剂快。

泮托拉唑钠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之后的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钠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在酸性条件下迅速活化,其pH依赖的活化特性,使其对H+、K+-ATP酶的作用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本品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引起该酶不可逆性的抑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心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本品与其他药物伍用时,具有药物间相互作用小的优点。本品通过肝细胞内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第I系统进行代谢,同时也可以通过第II系统进行代谢。当与其他通过P450酶系代谢的药物伍用时,本品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第II酶系统进行,从而不易发生药物代谢酶系的竞争性作用,减少体内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无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泮托拉唑钠的化学名为: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一水合物,英文名为:Pantoprazole Sodium,分子式:C16H14F2N3NaO4S·H2O,分子量:423.4,结构式如下:

泮托拉唑钠可高度选择性地与胃壁细胞中H+/K+-ATP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控制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使胃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是一强力胃酸分泌抑制剂。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还可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以及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目前上市的泮托拉唑制剂形式有多种,例如片剂、胶囊、微丸等口服剂型。由于泮托拉唑水溶性差,在将其制成注射制剂时需要使用泮托拉唑的盐作为活性成分。泮托拉唑与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易溶于水的泮托拉唑钠,其为泮托拉唑冻干粉针的主要药用形式。目前上市的泮托拉唑钠冻干粉针剂多为静脉滴注,而且临床资料显示静脉滴注疗效稳定,作用比口服等其他给药途径更迅速。

中国专利CN1369491公开了S-泮托拉唑钠、钾、镁、钙、锌盐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822835公开了S-泮托拉唑羟基镁一水合物、S-泮托拉唑羟基钙一水合物、S-泮托拉唑羟基锌一水合物等一系列碱性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国际专利W02005070426、W02005074929、US20060216346等公开了S-泮托拉唑钠盐及其镁盐的制备方法。在上述公开的专利中泮托拉唑盐的制备方法均采用泮托拉唑在不同条件下和碱性盐进行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7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