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站锅炉承压元件寿命损耗获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7486.3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廖宏楷;阚伟民;余岳溪;罗嘉;钟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锅炉 元件 寿命 损耗 获取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站锅炉设备运行维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站锅炉承压元件寿命损耗获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站锅炉机组中汽水工质侧的承压元件长期服役于高温、高压环境。特别是在机组调峰运行的过程中,机组启停或调峰运行会使得各受压元件相应承受大幅度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从而产生疲劳和蠕变损伤,影响元件的使用寿命。对于超临界参数锅炉机组,炉内过热器等受热面的炉管、以及过热器进出口集箱工作在接近材料许用温度和许用应力的极限条件下,这一运行安全性问题就更为突出和重要。根据现有的技术,主要依据电站锅炉的实际测量数据对锅炉承压元件进行寿命计算。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技术和成本的限制,许多承压元件上并未安装温度和压力测点,只能获得一部分集箱、受热面间的连接管道以及个别过热器炉管出口布置温度或压力测点,从而无法获得所有锅炉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法获取未设置监测点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问题,提供一种电站锅炉承压元件寿命损耗获取方法及系统。
采用的方案:
一种电站锅炉承压元件寿命损耗获取方法,包括步骤:
实时监测已设置监测点的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
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温度、所述当前工作压力、各承压元件通过在线计算获得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获得未设置监测点的各个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
根据各个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获得各个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
以及,一种电站锅炉承压元件寿命损耗获取系统,包括:
实时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已设置监测点的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温度、所述当前工作压力、各个承压元件通过在线计算获得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获得未设置监测点的各个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计算获得各个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
本发明实时监测已设置监测点的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并结合通过在线计算获得的各个承压元件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对未设置监测点的各个承压元件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进行偏差修正,从而确定未设置监测点的各个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根据各个承压元件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最终可得到各个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在没有全面设置监测点的情况下,实现获取所有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获取未设置监测点的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中第一获取单元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站锅炉承压元件寿命损耗获取方法,其实施流程图请参 考图1,包括步骤:
S101、实时监测已设置监测点的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
S102、根据当前工作温度、当前工作压力、各承压元件通过在线计算获得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获得未设置监测点的各个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
其中,获得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是指依据电站锅炉运行工况条件参数和锅炉详细结构模型计算后得到了承压元件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的理论值;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根据每次获取电站锅炉运行工况条件参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此过程为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所习知,此处不再赘述。
S103、根据各个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获得各个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
本发明实时监测已设置监测点的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并结合通过在线计算获得的各个承压元件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对未设置监测点的各个承压元件的理论工作压力和理论工作温度进行偏差修正,从而确定未设置监测点的各个承压元件的当前工作温度和当前工作压力;根据各个承压元件的理论工作温度和理论工作压力,最终可得到各个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在没有全面设置监测点的情况下,实现所有承压元件的寿命损耗的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7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