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插连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7518.X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曹金贵;黄浩;赵贺金;唐磊;段昌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28 | 分类号: | B25B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件领域,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快插式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发动机活塞需要装配油环、第二道气环和第一道气环,均为开口弹性环体。目前,汽车发动机活塞环装配使用手动装配,人工纯手动装配活塞环,双手分别握住活塞环的两端,向外拉开活塞环,使活塞环张口增大,将其放入活塞中。手动装配由于活塞环张开角度不可控制,易出现张开角度过大导致活塞环断裂损坏现象,同时由于是人工逐个装配,不具备防错装的功能。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手动工装,一般采用固定连接,缺乏安装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快插连接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插连接组件,包括设有内腔的第一连接体,以及和第一连接体内腔相配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设有内腔,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侧壁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连接体侧壁的贯通孔中设有直径比第二连接体侧壁厚度大的、用于和定位槽配合的定位球;还设有和第二连接体内腔相配的压块,所述压块的侧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和第二连接体的配合关系如下:所述压块具有一当凹槽运动至第二连接体的贯通孔时,定位球从定位槽中脱离并落入凹槽与贯通孔之间的开启位置。
优选的是,还设有让压块复位的回程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内腔依次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径大于第二内腔的内径,所述回程弹簧设置在压块法兰状的端头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在其连接处形成的台阶之间。
优选的是,还设有用于限制压块在第二连接体内腔中运动路径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体侧壁上的第二贯通孔,以及设置在压块上的腰形贯通孔,还包括固定在第二贯通孔上并穿过压块上腰形贯通孔的定位销。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件还设有壳体,所述第二连接体通过其端头设置的法兰固定在壳体的端头。
优选的是,还设有固装在压块法兰状端头的把手,所述把手延伸至壳体的另一自由端头。
优选的是,所述把手通过其端头设置的外螺纹旋入压块法兰状端头设置的内螺纹中。
优选的是,所述外螺纹还设有用于调节螺母。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体为圆柱状;所述第一连接体侧壁的定位槽为环形槽。
优选的是,压块上凹槽的侧壁呈张开的斜坡状。
本发明的装配机构,定位球的直径大于压块侧壁的壁厚,即贯通孔中是定位球始终会有一部分露在贯通孔外。当导柱上的活塞环用完需要装填时,或根据活塞型号的不同需要更换锥套时,推动压块在锥套的内腔中前进,当压块的凹槽运动至贯通孔的位置时,连通了定位球的移动通道,可使定位球从定位槽中脱离,并卡入凹槽和贯通孔之间,实现了导柱和锥套之间的解锁,从而可以将锥套从导柱中取出,便于装填活塞环或更换不同型号的锥套。装填完毕或选择好锥套后,将锥套伸入导柱的内腔中,并滑至使贯通孔和定位槽对应,此时,推动压块,将凹槽中的定位球进入到定位槽和贯通孔之间,实现了锥套和导柱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装配机构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2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图1中快插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6中压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活塞环的装配机构,其包括支座1以及固装在支座1上面的多个装具本体,装具本体的数量根据活塞上活塞环槽的数量而定。本发明以三个活塞环槽为例,分别为油环槽、第一道气环槽、第二道气环槽。故,支座1上装具本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装具本体水平地固定在该支座1上。支座1主要起一个支撑的作用,本发明的装具本体也可直接固定在工作台面上进行工作。
所述每个装具本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柱3和锥套,本发明三个装具本体中的锥套结构大致相同,外径从其与导柱3的连接端至其自由端逐渐增大,即呈一定的锥度,本发明优选的锥度均为5°,可避免活塞环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张口过大而导致活塞环损坏。锥套和导柱的表面粗糙度优选为Ra0.8,可避免在活塞环上料和装配过程中划伤活塞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7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