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整流器调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9312.0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4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敬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产晶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整流器 调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双向整流器(TRIAC)调光系统,尤其是利用假负载控制单元控制假负载开关单元,以获得精确的TRIAC导通角度,进一步透过调光控制单元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背景技术
一般的发光装置是需要在特定电压、电流的驱动下而点亮,以发出具有所需功率的光线,比如60W的白炽灯泡,可在市电100V下消耗60W的电力而产生60烛光的亮度。
随着不同的应用需求,常需使用亮度可调式的灯具,产生较为柔和的光源,藉以营造特殊情境。为达成上述目的,业者已开发出需多调光的技术,其中利用双向整流器(TRIAC)的调光技术最为普遍,并已应用至发光二极管(LED)。其主要技术是利用电阻-电容网络产生触发信号,以打开TRIAC,藉由侦测TRIAC的导通角度,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当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愈低时,整个系统的总负载应该变小,此时,TRIAC的导通角度会变的不稳定,造成发光二极管会出现闪烁或亮度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整流器调光系统,包括双向整流器单元、整流单元、假负载、假负载开关单元、调光单元以及调光开关单元,为将交流输入电源转换成用以驱动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源。双向整流器单元接收交流输入电源并进行双向整流后供应给整流单元,而整流单元进行整流后产生整流电源而供应至高电源线及低电源线。假负载及假负载开关单元串接而跨接至高电源线及低电源线,并由调光单元控制假负载开关单元的开关。
调光单元进一步包括导通角度侦测单元、假负载控制单元、调光控制单元及交流直流转换单元,其中导通角度侦测单元侦测TRIAC的导通角度,假负载控制单元在需要精确侦测TRIAC的导通角度时,产生假负载控制信号,且调光控制单元依据导通角度侦测单元的侦测结果,产生调光控制信号,而交流直流转换单元连接高电源线及低电源线,用以将整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而输出,进而驱动发光二极管。
调光开关单元及发光二极管串接并跨接至交流直流转换单元所输出的直流电源,而调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是连接调光控制单元,并由调光控制单元所产生的调光控制信号而控制。
因此,本发明可达成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稳定的调光功能,解决发光二极管亮度愈低时,因TRIAC导通角度的不稳定,造成发光二极管闪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双向整流器调光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双向整流器调光系统中双向整流器的示范性实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双向整流器单元
11双向整流器(TRIAC)
13双向双极闸流体(DIAC)
20整流单元
30假负载
40假负载开关单元
50调光单元
52导通角度侦测单元
54假负载控制单元
56调光控制单元
58交流直流转换单元
60调光开关单元
70发光二极管
AC交流输入电源
VH高电源线
VL低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考图1,为本发明双向整流器调光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双向整流器调光系统包括双向整流器单元10、整流单元20、假负载30、假负载开关单元40、调光单元50以及调光开关单元60,为将交流输入电源AC转换成驱动电源,用以驱动至少一发光二极管70。
参考图2,为本发明双向整流器调光系统中双向整流器的示范性实例示意图,其中双向整流器单元10至少包括双向整流器(TRIAC)11及双向双极闸流体(DIAC)13。双向整流器单元10接收交流输入电源AC并进行双向整流,产生双向整流电源以供应给整流单元20,而整流单元20进行整流后产生整流电源而供应至高电源线VH及低电源线VL。整流单元20可包括至少一全波整流器,比如藉四个二极管所构成的桥式全波整流器而实现,不过本发明的整流单元20并非受限于此,而可利用其它形式的全波整流器,比如由变压器及二个二极管所构成的全波整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产晶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产晶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9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