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模块与中框的缝隙微调的结构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9386.4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5K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侯艺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模块 缝隙 微调 结构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器中液晶模块与中框的缝隙微调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液晶显示器基本结构如图1,前框1主要用于压住液晶模块2,防止液晶模块2的脱离。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前框1的宽度越来越小,以实现超窄边框。中框3的水平壁4用于承载液晶模块2,垂直壁5用于定位液晶模块,中框一般通过卡勾或螺丝与背框6定位,由于中框、背框的制造公差及组装公差,中框的垂直壁与液晶模块的边缘需预留有间隙A,以避免一系列的公差造成液晶模块放置于中框困难,影响生产效率。显示器尺寸越大,预留间隙A越大,例如32寸以下可预留0.3mm,但55寸以上即需预留0.5mm以上。预留间隙的存在不利于进一步缩小超窄边框的宽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模块与中框的缝隙微调的结构。
这种液晶模块与中框的缝隙微调的结构,包括液晶模块、中框和背框,中框的水平壁承载液晶模块,中框的垂直壁与背框间设有连接件,其中,所述垂直壁与背框间设有弹性装置。
优选地,弹性装置是缓冲材料。通过调节连接件实现中框和背框之间的距离达到对液晶模块与中框的缝隙进行微调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缓冲材料贴于中框上和/或背框上。
优选地,弹性装置是金属弹片,其中金属弹片固定于中框或背框上。
优选地,金属弹片是一端固定于中框或背框,另一端向外弹起的结构。
优选地,金属弹片大体呈U形,插套于背框上,其中向中框一侧的金属弹片是向外弹起的结构。
优选地,U形金属弹片由一体依次连接的背部、连桥、前连接部、过渡部、弹片部组成,其中背部、连桥、前连接部紧密插套于背框上,过渡部向外伸出,弹片部与中框面接触。
优选地,弹片部包括若干个并排的片状接触体,以增强接触效果。
优选地,连接件是台阶式螺丝,对应的中框设有沉孔,其中螺帽到背框的距离大于沉孔的深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模块、中框、背框,其中液晶显示模块由液晶模块和背光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上所述的缝隙微调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在中框和背框间加一弹性材料来实现两边可调的效果,方便液晶模块生产安装,实现快速安装,微调效果良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液晶显示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局部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4金属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5无前框液晶显示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这种液晶模块与中框的缝隙微调的结构包括液晶显示模块10、中框20和背框30,液晶显示模块10又包括液晶模块11和背光模块12,其中中框20的水平壁21承载液晶模块11,中框20的垂直壁22与背框30间设有连接件40(与见图3中该部分结构相同),特别之处是,垂直壁22与背框30间设有弹性装置50。这种弹性装置是缓冲材料51,本实施例采用日东的SCF发泡材料,可以事先贴附于中框和背框的任一边,或者两边同时贴。通过连接件40调节中框20与背框30的紧密度来达到对中框20的垂直壁与液晶模块11的边缘间隙A进行微调的目的。
实施例2
再如图3所示,区别之处是,本实施例是应用在有前框60的液晶显示器上,而连接件40是台阶式螺丝,对应的中框20设有沉孔23,其中螺帽41到背框30的距离大于沉孔的深度,以充分发挥缓冲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弹性的优势,对中框和液晶模块间的缝隙进行微调,从而使中框上部垂直壁与液晶模块边缘维持到设计预留值0.1~0.2mm,可获得更窄的边框。
实施例3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区别之处在于弹性装置是金属弹片52,其中金属弹片固定于背框30上,如图所示,金属弹片52是一端固定于背框30,另一端向外弹起的结构。当中框20在螺丝(未示出)的作用下靠近背框30,直至挤压到该金属弹片,此时可以通过连接件调节中框20与背框30之间的距离,在液晶模块11放置到位后,将其与中框的垂直壁22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9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校生活用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日光温室手动轨道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