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和树脂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9416.1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生野雅也;小岛博;今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4;C08L55/02;C08L85/02;C08K13/06;C08K5/523;C08K5/5399;C08K9/04;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树脂成型品。
背景技术
截至目前,已有许多树脂组合物被提供用于各种应用。特别是,树脂组合物被用于家用电器和汽车的各零部件和机壳等。树脂组合物也用于办公设备和电子及电气设备等的机壳的零部件。
例如,JP-A-2007-246845(此处所使用的术语“JP-A”是指“未审查的已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包含(A)95重量%~5重量%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和(B)5重量%~95重量%的另一种热塑性树脂的共混物(所述重量%皆相对于组分(A)和组分(B)的总量而言),并在组分(A)和组分(B)的分散结构中,具有在组分(A)中含有5%以上组分(B)的相结构和/或在组分(B)中含有5%以上组分(A)的相结构。
另外,JP-A-2008-156616提出了一种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包含(A)100重量份聚乳酸树脂和(B)0.05重量份~30重量份含有芳香族环的膦酸金属盐的共混物,该树脂组合物还与选自(C)结晶促进剂、(D)聚乳酸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E)填料、(F)稳定剂、(G)防粘剂和(H)反应性封端剂中的至少一项共混。
另外,JP-A-2011-74327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部零部件的注射成型材料,所述材料含有高结晶性聚乳酸类树脂(该树脂含有聚乳酸、增塑剂和晶体成核剂)、聚烯烃和增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就所获得的树脂成型品而言能够增强耐热性而不损害阻燃性的树脂组合物。
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手段解决。
[1]一种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
聚碳酸酯树脂,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聚乳酸树脂,
选自缩合磷酸酯和磷腈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剂,和
酸改性的滑石。
[2]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所述阻燃剂与滑石的重量比为10/1~1/3。
[3]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与聚乳酸树脂的重量比为1/3~4/1。
[4]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和聚乳酸树脂的总量中,所述聚碳酸酯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并且
所述聚乳酸树脂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并且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和聚乳酸树脂的总量,
所述阻燃剂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并且
所述滑石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5]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30,000。
[6]如[4]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的含量为5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
[7]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的组分的质量比为20/5/40~30/40/70。
[8]如[4]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所述阻燃剂的含量为10质量%~20质量%。
[9]一种树脂成型品,所述树脂成型品包含:
聚碳酸酯树脂,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结晶的聚乳酸树脂,
选自缩合磷酸酯和磷腈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剂,和
酸改性的滑石。
[10]如[9]所述的树脂成型品,
其中,所述阻燃剂与滑石的重量比为10/1~1/3。
[11]如[9]所述的树脂成型品,
其中,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与聚乳酸树脂的重量比为1/3~4/1。
[12]如[9]所述的树脂成型品,
其中,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和聚乳酸树脂的总量中,所述聚碳酸酯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并且
所述聚乳酸树脂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9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
- 下一篇:基于DSP的油量传感器测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