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痛安胶囊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9488.6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6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辛国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国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9/4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0291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痛安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现在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1、口服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局部消炎、放松肌肉治疗,对于颈椎不稳等继发的局部软组织劳损等疗效较明确,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对于伴有四肢无力或麻木的患者来说,还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辅助康复,促进受压神经的恢复。
2、牵引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
3、理疗: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较微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颈痛安胶囊。
本发明的胶囊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川芎10-15份 茯苓10-15份 陈皮10-15份 黄芪10-15份
乳香10-15份 没药10-15份 元胡10-15份 柴胡10-15份
防风10-15份 狗脊10-15份 白芷10-15份 红花10-15份
天麻10-15份 蒿本10-15份 甘草10-15份 乌药10-15份
丹参10-15份 葛根10-15份 威灵仙10-15份 独活10-15份
地龙10-15份 牛夕10-15份 当归10-15份 羌活10-15份;
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筛混匀后装入胶囊即成。
上述的原料中,
川芎
性味与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主治: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茯苓
俗称云苓、松苓、茯灵,
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为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陈皮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
主治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黄芪
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乳香
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主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腹痛。
没药
性味:苦,辛,平。入肝、脾、心、肾经。
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
元胡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
主治用法: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
柴胡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
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防风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入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狗脊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国学,未经辛国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9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