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广藿香油的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9949.X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彭成;万峰;周彦希;林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 | 分类号: | A61K36/53;A61P29/0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杜朗宇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藿香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藿香油的新用途,属药物、保健食品或食品等领域。
背景技术
内毒素是G-菌包括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属、假单胞菌和许多其它菌属细胞壁外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保证了G-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其化学本质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由脂类和多糖组成。多糖又分为核心多糖和O多糖。O多糖又称为特异性多糖,是G-菌分类的重要依据。O多糖的结构是LPS中最易发生变化的部分,并可引起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核心多糖位于O多糖与脂类之间,可分为连接O多糖的外核部分和连接脂类的内核部分。核心多糖相对稳定,当LPS缺乏O多糖时,它也能诱导抗体产生,但对抗体影响作用较小。内核部分含庚糖和2-酮基-3-脱氧辛酸(KDO)两种特殊的糖类分子,它们在LPS结构中起连接多糖与脂类的作用。脂类主要指类脂A,位于LPS内层由2个葡萄糖胺、磷酸盐和一定量的脂肪酸组成,为LPS中最稳定的部分。目前认为在LPS结构中只有类脂A及KDO部分具有毒性,类脂A是主要的毒性组分。不同G-菌的类脂A结构基本相似,因此,凡是由G-菌引起的感染,虽菌种不一,其内毒素导致的毒性效应大致类同。
细菌受到抗生素或补体膜攻击复合物的攻击后出现死亡并裂解,LPS被释放出来,这是LPS产生的主要来源。此外,在细菌的对数生长期或细菌营养缺乏时,细菌会自行释放LPS。LPS广泛存在于饮用水、医药制剂、食品和体液中,常在很小量,如ng或μg量即可引起机体反应。多种研究证实,LPS不仅是决定G-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还与人类其他许多疾病关系密切。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其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内毒素为热敏源,具有致热性,可引起发热、体温升高;可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触发凝血系统;可导致糖和脂肪代谢的紊乱;可导致动物发生施瓦兹曼现象;进入动物体内可导致心、肺、肝、肾、胃肠道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此外,内毒素还能抑制红细胞生成;具有致敏和抗敏作用;可致怀孕动物流产、早产或死胎;严重时还可导致死亡等。众多危重疾患的死亡与严重内毒素血症密切有关,如肝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内毒素还是引起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由内毒素引起的脓毒症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在西方发达的国家,已成为ICU病房的第一杀手。因此对内毒素及其拮抗措施的研究,一直是临床医学关注的焦点。近20年来,尽管各国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仍没有寻找到一种高效、低毒、来源容易的抗内毒素药物供临床使用。
一开始人们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内毒素感染,但现代研究认为,抗生素非但没有抗内毒素作用,反而因杀灭大量革兰氏阴性(G-)细菌,造成菌体破裂而产生更多的内毒素,引起更严重的临床症状。中草药在我国具有来源广泛、价廉等优点,在治疗脓毒症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验方,并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果。内毒素的毒性主要不来自内毒素本身,而来自由它作用于靶系统、靶细胞所引发的机体反应及其产物。中药可影响细菌内毒素的结构和功能,并从多环节、多靶位不同程度地对抗内毒素所致机体器官系统功能紊乱和损伤,而具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抗内毒素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对其临床疗效原理的阐释,而且给中药抗内毒素制剂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近年来,通过对中草药体内外拮抗内毒素的实验研究,已证实多种中草药具有抗内毒素作用,具体如解热、抗血小板聚集、抗白细胞变化、抗血管通透性亢进等作用,因此,中药的抗内毒素作用有着潜在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原产于菲律宾,现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达加斯加、巴西、巴拉圭和俄罗斯等。目前广藿香在广东的广州、肇庆、湛江以及海南、广西、四川等省(区)均有栽培,是“十大南药”之一。其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是著名的成药“藿香正气水(丸)”的重要组成药物。广藿香有效部位为挥发油(广藿香油),广藿香油为广藿香的叶、枝杆及根经水蒸气蒸馏所得或者经发酵处理的干叶提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9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