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戊二醇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0031.7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平;吴旭;陈典伟;曾敬荣;江俊鸿;杨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28 | 分类号: | C07C31/28;C07C29/70;C08G63/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戊二醇锑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戊二醇锑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在制备一种水溶性聚酯树脂中用作催化剂的新戊二醇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新戊二醇锑的具体应用。
背景技术
欧美国家特别是欧盟对环保十分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特别近年来欧盟实施的ROHS指令以及西方国家为了贸易保护而设置的环保方面的贸易壁垒等,加速促进了我国环保涂料尤其是水性涂料的发展。我国目前出口的工业产品的表面装饰涂层,只有使用水性涂料才能达到欧美国家的进口要求。
水性聚酯涂料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水性涂料,主要应用于金属和木器的表面保护和装饰,同时在化纤、纺织、黏合剂、电子、表面活性剂、油墨等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水性聚酯涂料具有附着力强、丰满度高、耐冲击性优良等优点。
聚酯树脂的合成通常可以分为2各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为酯化反应,生成大分子的酯化产物;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大分子之间的“缩合反应”,从而生成高分子的聚酯树脂。反应初期,可反应的基团数目很多,同时羧基含量较高,羧基的存在对酯化反应有一定的自催化作用,伴随着反应的进行,羧基减少,分子量增大,分子的链长逐渐增加,同时反应基团受到约束,导致第二阶段的反应进程很慢,催化剂在反应的第二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否则,将导致反应时间很长,同时伴随着聚合物的分子量相对较小。作为涂料的成膜树脂,影响涂料的涂层性能。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张笑瑞2011年第二期在《绝缘材料》发表了“水溶性聚酯树脂硅钢片漆的制备”,所用酯化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相对而言,作为聚酯合成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反应活性偏低,残留在聚酯树脂中有较强的毒性。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黄松2011年6月硕士论文发表了“水性聚酯涂料的制备及其在汽车涂漆中的应用”,所用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该催化剂为无机粉体,在反应介质中悬浮,属于一种非均相催化过程,催化效率偏低。中国专利CN200910155700.7公开了一种有机锑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有机锑化合物是以C8~C16酯基化合物为原料,该有机锑化合物仅限用于PVC的热稳定剂。仅就本发明的有机锑化合物——新戊二醇锑而言,无论该化合物在结构、制备工艺及应用方面,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聚酯树脂合成专用催化剂—新戊二醇锑的制备方法,利用新戊二醇锑催化合成用于涂料、胶黏剂的水溶性聚酯树脂,催化剂无需分离,与聚酯树有很好的相容性,所制备的聚酯树脂颜色浅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戊二醇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三氧化二锑和新戊二醇为原料,并加入带水剂,在180~220℃下回流反应2~4小时,新戊二醇锑制备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在180~220℃下将回流产生的带水剂引出反应体系,进行常压脱溶,待无溶剂流出时,控制系统的真空度稳定在0.07~0.080MPa。保持在此状态下约1小时,脱溶结束,脱溶产生的带水剂溶剂可循环使用。
(3)对反应产物进行浓缩,提高反应系统的真空度到0.085~0.095MPa,在180~220℃下脱出过量的新戊二醇。浓缩脱出的新戊二醇可以循环使用。
(4)冷却至有结晶析出,用无水乙醇洗涤得到的晶体,烘干即得纯度为95%以上的新戊二醇锑。目的在于将新戊二醇锑晶体表面粘附的新戊二醇洗涤掉,新戊二醇锑晶体得到纯化。
上述步骤(1)中三氧化二锑与新戊二醇原料质量比值为0.1~0.2。
所述的三氧化二锑与新戊二醇原料质量比值为0.125。
上述步骤(1)中回流反应温度为200℃,反应的时间为2~4小时,以3小时为宜。
上述步骤(2)中脱溶温度为200℃。
所述脱溶过程和浓缩过程共用时间为2~3.5小时,以2.5小时为宜。
所述带水剂为二甲苯或沸点为120℃的石油醚,且其使用量为三氧化二锑质量的3~6倍。
所述带水剂的使用量为三氧化二锑质量的4倍。
上述步骤(4)中洗涤在18~25℃下进行,洗涤次数为1~3次。
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新戊二醇锑可作为在制备水溶性聚酯树脂过程中的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