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卷边及翻边的滚轮及避免滚轮端面开裂卷边翻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0276.X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靖;吕芝飞;陆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阳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3/00 | 分类号: | F16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5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卷边 滚轮 避免 端面 开裂 卷边翻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重载滚轮架的滚轮。
背景技术
承载重量大于100吨的滚轮架通常采用全金属轮作为其滚轮。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滚轮为沿轴线设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滚轮设有两底面和一个圆周面,滚轮的工作面为圆周面,圆周面与两底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R1。
如图2所示,通常情况下,由于工件1外形实际的圆度及圆柱度存在误差,且滚轮架的摆放与理论也存在偏差,所以工件1与滚轮接触处不是线接触而是点接触,而且此接触点通常是在滚轮圆周面2的边缘,及只有滚轮边缘一小段承受工件1的重量压力,如此经过长时间的碾压,滚轮圆周表面2特别是靠两底面处极易出现开裂或卷边、翻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长时间碾压,工作面不开裂,不翻边、不卷边的滚轮。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对全金属的滚轮的工作面不开裂,不翻边、不卷边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防卷边及翻边的滚轮,包括一个圆柱体和一实心体。所述圆柱体设有两底面和一圆周面,所述圆柱体沿轴线设有通孔;所述实心体是由一等腰梯形以圆柱体的轴线为轴,由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边沿所述圆柱体的圆周面旋转一圈形成,所述梯形的下底边长度与所述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所述实心体与所述圆柱体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等腰梯形的腰与下底边的夹角为α,5°≤α≤45°,α较好为8°≤α≤20°,α最佳为10°。
进一步地,在所述圆柱体和所述实心体的连接处,设有倒角R2。
避免滚轮端面开裂卷边及翻边的方法,滚轮包括以沿轴线设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设有两底面和一圆周面;和以圆柱体的轴线为轴并以一等腰梯形的下底边沿所述圆柱体的圆周面旋转一圈形成的实心体,所述梯形的下底边长度与所述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所述实心体与所述圆柱体为一体,使得所述实心体的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两底面之间存在一坡度为α的缓冲面,从而使滚轮工作面的压力向滚轮工作面的中心移动,从而有效避免了避免滚轮端面开裂卷边及翻边。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本发明的滚轮表面只需调质处理即可,不需进行淬火硬化处理。
2、减少设备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效率;
3、可最大程度保护工件,避免因压力对工件的碾压损伤;
4、滚轮的工作面长时间碾压后,不开裂、不翻边、不卷边,大大延长了滚轮及其整台设备的使用寿命。
5、降低设备维护/维修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方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滚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滚轮承载受力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滚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滚轮承载受力示意图-1。
图5为本发明滚轮承载受力示意图-2.
图中:
1工件,2工作面,3缓冲面,W圆柱体的高度,4圆柱体,5实心体,6端面,7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确切地描述本发明及其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表述的内容。
下面将结合附图3、4、5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防卷边及翻边的滚轮,包括一个圆柱体4和一实心体5。圆柱体设有两底面和一圆周面,圆柱体沿轴线设有通孔;实心体是由一等腰梯形以圆柱体的轴线为轴,由等腰梯形的下底边沿所述圆柱体的圆周面旋转一圈形成,梯形的下底边长度与所述圆柱体的高度w相同,实心体5与圆柱体4为一体。圆柱体5和实心体5的连接处设有倒角R2。
等腰梯形的腰与下底边的夹角为α为10°。
结合图3、图4和图5可知,
现有技术的滚轮的工作面是滚轮的圆周面,而本发明滚轮的工作面为实体体的端面和实心体的侧面。
因实心体的端面6与圆柱体的两底面之间存在一长度为L、坡度为α的缓冲面,无论工件1是位于实心体5的端面6上还是位于实心体5的侧面上,工件1向滚轮工作面施加的压力较现有技术相比向滚轮工作面的中心移动。因而有效地避免了滚轮的工作面的开裂、翻边、卷边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阳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阳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