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0400.2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岳梅;李玉晖;邓呈逊;丁海涛;唐中亚;李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农作物 原位 治理 矿山 酸性 方法 | ||
1.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检测出矿山井下有酸性水渗出的产酸点或裂隙面;
(2)在井壁裂隙面或产酸点处表面,用农作物籽壳制成的生物抑制剂进行喷涂或批刷一层3-5毫米厚的抑制剂层,抑制剂层以全面覆盖裂隙面或产酸点为宜;
(3)在(2)中形成的抑制剂层的基础上用碱性絮凝混合液进行喷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生物抑制剂是将农作物籽壳剪切、磨碎成粉状物,再加入水和增粘剂进行调浆而成,其中农作物籽壳的质量体积比为不小于3-20g/L,所述增粘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0-50 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碱性絮凝混合液是用碱液与絮凝剂按体积比为1000 :1-3进行搅拌混合而成,其pH值为8-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碱性絮凝混合液是间隔喷涂1-3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籽壳为龙眼壳、核桃壳或茶籽壳;农作物籽壳的粉状物粒径为60-2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为乳胶专用变性淀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抑制剂的pH值为7-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籽壳原位治理矿山酸性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是指浓度为10%的NaOH溶液;所述絮凝剂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4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