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鲁比前列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0628.1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游军辉;曹金;刘建平;杜祖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94 | 分类号: | C07D31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22204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高纯度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鲁比前列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鲁比前列酮,全名:(-)-7-[(2R,4aR,5R,7aR)-2-(1,1-二氟戊基)-2-羟基-6-氧代八氢环戊烷并[b]吡喃-5-基)庚酸,英文名:Lubiprostone,是由Sucampo公司开发的一种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药物,美国FDA于2006年4月18日批准上市。本品为一种氯离子通道激活剂,主要适用于慢性特发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其结构如下:
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鲁比前列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路线主要有六条,根据连接含氟和不含氟侧链的顺序不同,可分为2类,具体内容见下表。
在上述文献报道的鲁比前列酮制备方法中,US6265440提到的合成条件用到了剧毒试剂乙醇铊和苯,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而其余文献在最后一步合成鲁比前列酮时,都采用了钯碳氢化,该方法容易在成品中引入两个还原杂质1和2(结构如下),从而造成产品纯度低,提纯困难。
因此开发一条能够解决上述难题的工艺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备高纯度鲁比前列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经还原,得到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2)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经氧化,得到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
(3)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在酸的存在下水解、关环,得到如式(I)所示的鲁比前列酮。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达到的,上述制备鲁比前列酮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用的还原体系为钯碳(5%)氢化、钯碳(10%)氢化和/或兰尼镍氢化,优选钯碳(10%)氢化;
所述还原过程中所用的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或其混合溶剂,优选乙酸乙酯;
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0~50℃,优选20~30℃。
步骤(2)的氧化过程所用的氧化剂选自PCC、戴斯马丁氧化剂、草酰氯-二甲亚砜,优选戴斯马丁氧化剂。
步骤(2)的氧化过程所用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苯,优选二氯甲烷。
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80~30℃,优选20~30℃。
步骤(3)所用的酸选自磷酸、醋酸、盐酸和硫酸,优选磷酸,所用的水解溶剂选自乙腈和水、乙醇和水、丙酮和水或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优选乙腈和水的混合物,所用的温度选自-20~10℃,优选0~5℃。
本发明提供了一条新的制备鲁比前列酮的工艺路线,即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经还原得到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然后,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经氧化得到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之后,在酸的存在下水解、关环,得到如式(I)所示化合物。本工艺采取先还原再氧化的操作,成功地克服了现有合成路线中的缺点,具有工艺可操作性强、收率高、成本低、所得样品纯度高等优点,是一条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的工艺路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取的鲁比前列酮的1H-NMR谱图。
图2为本发明制取的鲁比前列酮的HPLC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7-[(1R,2R,3R,5S)-2-(4,4-二氟-3-羟基辛基)-5-羟基-3-(2-四氢吡喃氧基)环戊基]庚酸(III)的合成
将140g化合物(IV)溶于280ml乙酸乙酯中,加入10%Pd/C(50%H2O)50g,抽换氢气,室温常压反应2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7-[(1R,2R,3R,5S)-2-(4,4-二氟-3-羟基辛基)-5-羟基-3-(2-四氢吡喃氧基)环戊基]庚酸(III)140g,白色固体,直接投入下步反应。1H NMR(200MHz,CDCl3):δ(ppm):4.71-4.58(1H,m),4.18-3.96(2H,m),3.96-3.60(2H,m),3.60-3.42(1H,m),2.35(2H,t,J=7.6Hz),2.13-1.17(30H,m),0.93(3H,t,J=7.2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6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昔替尼晶型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