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褐藻多糖硫酸酯的药物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0823.4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大力;杨文哲;崔文通;张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37 | 分类号: | A61K31/737;A23L1/29;A61P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藻 多糖 硫酸 药物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藻多糖硫酸酯的药物新用途。
背景技术
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类富含岩藻糖的天然硫酸多糖。目前报道,该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抗凝、抗血栓、抗增殖、抗粘附、抗病毒作用等。
硫酸化墨角藻多糖(Fucans)是一类来源于海洋有机体的阴离子聚糖,多来源于褐藻,因藻类生长环境,地域,和种类的不同,表现为结构多样,但具有基本保守结构。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为首先从硫酸化墨角藻分离提取出的多糖。1913年,Kylin首先从褐藻中获取并命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工艺不断优化,其多种生物学功能也相继被发现。
早期结构研究结果来源于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墨角藻多糖硫酸酯主要成分是α-L-岩藻糖,以1,3糖苷键连接,且硫酸化位点在C4位。目前,虽然该类多糖结构研究没有终止,但它们的结构极其复杂并难以阐明。多数研究资料表明,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酯主要是以α-1,3连接的L-岩藻糖,硫酸化发生在C4或C2位,存在部分1,2连接的L-岩藻糖作为侧链。另外,分子中还含有半乳糖、木糖、鼠李糖等单糖,半乳糖可能参与了主链的组成,而木糖、鼠李糖等是以侧链形式存在(Pomin VH,Paulo ASM.Structure,biology,evolution,and medical importance of sulfated fucans and galactans.Glycobiology2008;18:1016-27)。
根据不同分子量可将其分为褐藻多糖硫酸酯和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Low molecular weight Fucoidan,LMWF,分子量小于10000D)。根据各组分含量及不同的化学修饰,可分为合成硫酸化、胺化、磷酸化、乙酰化和苯甲酰化修饰等(Jing Wang,Li Liu,Quanbin Zhang,Zhongshan Zhang,Huimin Qi,Pengcheng Li.Synthesized oversulphated,acetylated and benzoylated derivatives of fucoidan extracted from Laminaria japonica and their potential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Food Chemistry114(2009)1285-1290)。不同种类的褐藻多糖硫酸酯在生物活性上基本一致,但不同分子量不同修饰后的褐藻多糖硫酸酯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研究表明,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药理学价值,如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抗增殖、抗粘附、抗病毒和重金属离子吸附等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也逐渐被阐述。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褐藻多糖硫酸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的用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后期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由于糖代谢紊乱所致全身各组织器官微血管发生改变,是临床病人视力减弱或丧失的重要因素,该病致盲率高而治愈率低,严重危害换患者生活质量。在欧美国家,DR是20-64岁人群首要致盲疾病(Cai J,Kehoe O,Smith GM,et al.The angiopoietin/Tie-2system regulates pericyte survival and recruitment in diabetic retinopath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8,49(5):2163-2171.)。在我国,糖尿病(DM)发病率逐年激增,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率达44%-51.3%,给予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患者DR发病率更高(Rossing,P.,2005.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in type1diabetes.Diabetologia48,1439-1444.),其引起致盲和视力下降的影响已日益严重,成为防盲的重要课题。因此,早期及时给予DR必要的治疗是防止糖尿病病人视力丧失的可靠方法,也是目前新药研究的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豆腐及其蘸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