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的母牛及犊牛饲养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2621.3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林;安添午;谢荣清;杨平贵;官久强;赵洪文;吴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追溯 牦牛 母牛 犊牛 饲养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制作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的母牛及犊牛饲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怀孕母牛在产犊前3个月采用“放牧+暖棚+补饲”的饲养管理模式,即白天在草场上进行放牧,晚上归牧后对其进行补饲,且夜宿暖棚内;
B、母牛产犊后,选择初生体重大于12.5kg以上的健康公犊;
C、犊牛出生后0.5~1小时须吮吸初乳,尽早获得母源抗体,O~7日以喂初乳为主,7日龄时进行犊牛副伤寒的免疫,从第8日开始到出栏前实行全哺乳随母放牧的饲养管理模式,同时对产后母牛进行“放牧+补饲”的饲养管理模式,即白天在草场上进行放牧,晚上归牧后对其进行补饲。
D、选择饲喂至24-26周龄,体重达80kg以上的健康公犊进行出栏屠宰用于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生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的母牛及犊牛饲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补饲为归牧后补饲青干草3kg,玉米面或青稞面0.5kg,母牛产后1日内补喂生理糖盐水500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的母牛及犊牛饲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初生的公犊全部佩戴耳标,建立档案,进行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的生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可追溯小白牦牛肉的母牛及犊牛饲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对产后的母牛归牧后补饲玉米面或青稞面0.5kg,自由舔舐矿物舔砖,产后一个月开始给母牛和犊牛按常规剂量注射炭疽疫苗、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口蹄疫灭活疫苗,每种疫苗注射间隔7d以上,在产后两个月对母牛和犊牛注射伊维菌素和抗蠕敏进行体内外驱虫,用量分别为0.02mg/kg体重和10mg/kg体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6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