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3290.5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初;姜俸全;曹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3/34;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定子 绕组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定子绕组与铁芯装配后,一般都是在定子绕组与铁芯接触部位之间填充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的混合物,这样虽然达到使定子绕组与铁芯一体化,可消除定子绕组松动,但是为了确保填充充分,铁芯与定子绕组之间的间隙相对要较大,而且填充比较麻烦,特别是这种较大的间隙会增加铜线的用量,此外,这种填充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的混合物的绝缘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绝缘效果好的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其包括定子绕组、铁芯,还包括绝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设在铁芯与定子绕组相接触的间隙之间,
优选的,所述铁芯与定子绕组相接触的间隙之间还设有绝缘垫块。
优选的,所述绝缘垫和绝缘块的材质为耐热针刺毡。
优选的,所述绝缘垫和绝缘块的材质为芳纶耐热针刺毡。
优选的,所述芳纶耐热针刺毡的厚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定子绕组的外圆垫有衬垫,衬垫的厚度与铁芯与定子绕组外圆面的高度差相匹配。
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一体化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叠压铁芯与绕制定子绕组;
步骤2:制作绝缘垫,所述绝缘垫的形状与铁芯与定子绕组的接触部位相匹配;
步骤3:将绝缘垫包绕在铁芯与定子绕组待接触的部位;
步骤4:将包绕好绝缘垫的铁芯插入定子绕组内;
步骤5:用专用模具夹紧后整体浸漆;
步骤6:整体烘干。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为:将包绕好绝缘垫的铁芯插入定子绕组内,并根据铁芯与定子绕组的间隙大小填充相匹配大小的绝缘块。
优选的,为了确保定子绕组与铁芯外圆面平齐,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定子绕组的外圆垫有衬垫,衬垫的厚度与铁芯与定子绕组外圆面的高度差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定子绕组与铁芯之间增设有耐热针刺毡,针刺毡是一种毛毡,浸漆时可以吸附油漆,烘干后便与铁芯、定子绕组形成了一体,整个过程简单,绝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其包括定子绕组3、铁芯1、绝缘垫2、绝缘块5、衬垫4,绝缘垫2设在铁芯1与定子绕组3相接触的间隙之间,并根据铁芯1与定子绕组3的间隙大小填充相匹配大小的绝缘块5,绝缘垫5和绝缘块5选用的材质为1.5mm芳纶耐热针刺毡,在定子绕组3的外圆垫有衬垫4,衬垫4的厚度与铁芯1与定子绕组3外圆面的高度差相匹配。
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一体化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叠压铁芯1与绕制定子绕组3;
步骤2:制作绝缘垫2,所述绝缘垫2的形状与铁芯1与定子绕组3的接触部位相匹配,绝缘垫2的材质为1.5mm芳纶耐热针刺毡;
步骤3:将绝缘垫2包绕在铁芯1与定子绕组3待接触的部位;
步骤4:将包绕好绝缘垫2的铁芯1插入定子绕组3内,并根据铁芯1与定子绕组3的间隙大小填充相匹配大小的绝缘块5,绝缘块5的材质为芳纶耐热针刺毡,为了确保定子绕组3与铁芯1外圆面平齐,在定子绕组3的外圆还垫有衬垫4,衬垫4的厚度与铁芯1与定子绕组3外圆面的高度差相匹配;
步骤5:用专用模具夹紧后整体浸漆;
步骤6:整体烘干。
由于在定子绕组3与铁芯1之间增设有材质为芳纶耐热针刺毡的绝缘垫2和绝缘块5,针刺毡是一种毛毡,浸漆时可以吸附油漆,粘附力强,烘干后便与铁芯1、定子绕组3形成了一体,整个过程简单,绝缘效果好。此外,为了确保定子绕组3与铁芯1外圆面平齐,在定子绕组3的外圆还垫有衬垫4,衬垫4的厚度与铁芯1与定子绕组3外圆面的高度差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