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井道电梯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3448.9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黄鸣丰;徐忆平;黄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 | 分类号: | B66B1/30;B66B1/36;B66B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道 电梯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井道电梯系统,包括第一轿厢、第一井道传感器、用于召唤第一轿厢的多个第一外招板、第二轿厢、第二井道传感器、用于召唤第二轿厢的多个第二外招板,所述第一轿厢、第一井道传感器位于第一井道内,所述第二轿厢、第二井道传感器位于第二井道内,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主控制板、一台曳引机、两个导向轮及钢丝绳,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以及驱动控制单元,其中:所述钢丝绳由所述曳引机驱动,且该钢丝绳的第一端穿过一个导向轮并固定到第一轿厢、第二端穿过另一导向轮并固定到第二轿厢;所述主控制板,用于从所述第一轿厢的顶板获得第一轿厢状态、从第一外招板获得第一轿厢外招信息、并从第一井道传感器获得第一井道传感器状态;所述控制板,用于从第二轿厢的顶板获得第二轿厢状态、从第二外招板获得第二轿厢外招信息并从第二井道传感器获得第二井道传感器状态,并根据第一轿厢状态、第一井道传感器状态、第一轿厢外招信息、第二轿厢状态、第二井道传感器状态及第二轿厢外招信息计算第一轿厢或第二轿厢运行的目标位置;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板的位置指令,控制曳引机驱动钢丝绳带动第一轿厢或第二轿厢运行到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板还生成第一轿厢控制指令,并通过随行线缆将上述第一轿厢控制指令发送到第一轿厢的顶板执行;所述控制器中的控制板还生成第二轿厢控制指令,并将上述第二轿厢控制指令通过随行线缆发送到第二轿厢的顶板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轿厢状态包括第一轿厢的轿厢门状态、载重、轿厢内操作面板状态;所述第二轿厢状态包括第二轿厢的轿厢门状态、载重、轿厢内操作面板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板通过随行线缆连接到第一轿厢的顶板和第一井道传感器,并通过串行线分别连接到第一外招板及控制器;所述控制板通过随行线缆连接到第二轿厢的顶板和第二井道传感器,并通过串行线连接到第二外招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两个导向轮以及控制器位于井道的顶端。
6.一种双井道电梯系统控制方法,所述双井道电梯系统包括第一轿厢、第一井道传感器、用于召唤第一轿厢的多个第一外招板、第二轿厢、第二井道传感器、用于召唤第二轿厢的多个第二外招板,所述第一轿厢、第一井道传感器位于第一井道内,所述第二轿厢、第二井道传感器位于第二井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主控制板从所述第一轿厢的顶板获得第一轿厢状态、从第一外招板获得第一轿厢外招信息、并从第一井道传感器获得第一井道传感器状态;同时通过控制器从第二轿厢的顶板获得第二轿厢状态、从第二外招板获得第二轿厢外招信息并从第二井道传感器获得第二井道传感器状态;
(b)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轿厢状态、第一井道传感器状态、第一轿厢外招信息、第二轿厢状态、第二井道传感器状态及第二轿厢外招信息计算第一轿厢或第二轿厢运行的目标位置;
(c)所述控制器控制曳引机运行,使曳引机驱动钢丝绳带动第一轿厢或第二轿厢运行到目标位置,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穿过一个导向轮并固定到第一轿厢、第二端穿过另一导向轮并固定到第二轿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井道电梯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所述主控制板生成第一轿厢控制指令,并通过随行线缆将上述第一轿厢控制指令发送到第一轿厢的顶板执行;控制器中的控制板生成第二轿厢控制指令,并将上述第二轿厢控制指令通过随行线缆发送到第二轿厢的顶板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井道电梯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轿厢状态包括第一轿厢的轿厢门状态、载重、轿厢内操作面板状态;所述第二轿厢状态包括第二轿厢的轿厢门状态、载重、轿厢内操作面板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4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的脉冲电涡流高温闪速提纯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收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