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氧化锌涂布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远红外复合抗菌保健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3453.X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基诚瑞和应用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8;B32B27/40;C08L75/04;C08K3/00;C08K3/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锌 塑性 聚氨酯 树脂 红外 复合 抗菌 保健 材料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氧化锌涂布的聚合物与陶瓷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远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起到一定保健作用,远红外陶瓷微粉,利用具有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无机非金属微粉不同的红外光谱特性,经过一定的工艺成型、烧结而成的功能性陶瓷微粉。用于制备各种保健材料。
纳米氧化锌作为新型纳米医用材料广泛的应用于外用抗菌消炎领域,但是纳米材料有其使用局限性,皮肤表面有破损,纳米粒子进入人体,容易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产生潜在的不良反应,这些缺陷极大的限制了包括纳米氧化锌在内的医用纳米材料的应用。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TPU),是由低聚合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硬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从分子结构上看,它由刚性链段与柔性链段交替构成,其中刚性链段是由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反应得到的,柔性链段则是由二异氰酸酯和大分子多元醇反应得到的。这种特殊的分子结构使TPU具有其它各类热塑性弹性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能,具有机械强度高,耐油性良好。2、耐磨耗性特别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抗菌保健材料,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材料分为基体层1和纳米氧化锌复合层2,基体层1由体积百分比5-10%的远红外陶瓷微粉1.1和余量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组成,纳米氧化锌复合层2由体积百分比20-30%的纳米氧化锌2.1和余量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组成,所述纳米氧化锌粒径为15-25μm,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粉粒径为15-25μm,所述纳米氧化锌复合厚度为0.5-1mm,远红外陶瓷微粉均匀分布在基体层内,纳米氧化锌微粉均匀分布在纳米氧化锌复合层内。
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选自聚酯型或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树脂。
所述的复合保健材料,基体层和纳米氧化锌均采用挤出和注射方式生产,将远红外陶瓷微粉和纳米氧化锌微粉分别于各自的TPU颗粒混合加热熔融,然后经挤出或注射即可得到基层和纳米锌复合层,然后将两层采用热合或胶粘的反正结合在一起即得。
本发明的提供的复合抗菌保健材料,将纳米氧化锌复合层布置在材料表面,能够突出其抗菌效果,同时基体层内部的远红外陶瓷微粉,也能够发出远红外线,可以起到抗菌保健的双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复合抗菌保健材料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并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复合保健抗菌材料结构,基体层1由拜耳材料科学集团生产的DP1060A热塑性聚氨酯树脂颗粒混合占基体层体积百分比10%的远红外陶瓷微粉后加热熔融,以注射或挤出的方式成形,远红外陶瓷微粉均匀分布在基体层内,复合层内抗菌复合层2由体积百分比25%的纳米氧化锌2.1和余量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组成,纳米氧化锌粒径范围为30-50μm,纳米氧化锌均匀分布在抗菌复合层内,采用拜耳材料科学集团生产的DP6045D热塑性聚氨酯树脂颗粒与纳米氧化锌将混合后加热熔融,再经注射或挤出成形的方式制得,纳米氧化锌复合层厚度0.5-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基诚瑞和应用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基诚瑞和应用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4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型膜
- 下一篇:一种夹芯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