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成型高强度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3907.3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清;曹志强;刘建兵;吴清明;杜江;王东梅;李玉路;张青学;蒋凌峰;田勇;谭小斌;高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6 | 分类号: | 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2C38/18;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2C38/38;C21D8/02;C21D11/00;C21D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1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强度 钢板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是一种易成型高强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屈服550MPa以上高强钢板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传统的再加热淬火+回火(即RQ+T)工艺发展到TMCP、TMCP+T、DQ+T、Q+P 、Q+P+T,特别是近几年轧后在线直接淬火((Direct Quenching,简称DQ))工艺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广泛用于高强钢板的生产。
现在DQ工艺生产的高强度结构钢较其他工艺生产的高强度结构钢,在力学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可大幅度减少合金元素含量而降低碳当量,改善焊接等工艺性能,收到高效、节材、节能和降耗的多重效果;在大致相同成分的情况下,与其他工艺相比钢板强度更高、塑性及韧性更好,常规检验均能满足交货技术条件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钢板的屈强比高,特别是钢板冷弯开裂导致成型性能差,用户大量提出质量异议,拒绝使用DQ生产的高强度结构钢板。
仔细分析发现,DQ工艺生产的高强度钢板位错密度高、屈服强度高,导致屈强比高。交货要求冷弯性能检验为窄冷弯试样,而用户实际使用的要求是冷弯成型为宽冷弯;钢板拉伸检验时发现均匀延伸低,拉伸断口为韧性断裂确但存在分层,同时分层面是典型的脆性断裂。
低屈强比Q550F中厚高强钢板交货技术条件:化学成分要求如表1,根据需要生产厂可添加其中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最大值应符合表中规定,其含量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报告,钢中至少应添加Nb、Ti、V、Al中的一种细化晶粒元素,其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最小量为0.015%(对于Al为Als),也可用Alt替代Als,此时最小量为0.018%,CEV= C+Mn/6+(Cr+Mo+V)/5+(Ni+Cu)/15;力学性能要求如表2,拉伸试验适用于横向试样,冲击试验适用于纵向试样,当屈服现象不明显时,采用Rp0.2。
表1 厚度≤50mm Q550F钢化学成分要求(%)
表2 厚度≤50mm Q550F钢力学性能要求
DQ工艺生产高强钢板专利如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46581.1“一种超细晶贝氏体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201010101815.0“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700MPa非调质处理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201210011762.2“低屈强比易焊接高强钢板及其制备工艺”,201110181602.8“采用直接淬火工艺生产石油储罐钢板的方法”。其中前三项为TMCP工艺生产高强钢板,后一项采用的是DQ+T工艺生产高强钢板,但是钢板成分中含有B导致钢板屈强比高、钢板均匀延伸率低、冷弯成型开裂。
总之,传统的直接淬火+回火工艺(DQ+T)生产的高强度钢板有如下缺点:钢板成分中均含有B元素,钢板淬透性好,生产出钢板强度高、冲击高、延伸率较高,但是均匀延伸<7%、钢板屈强比>0.96;钢板屈强比高,难以满足有关设计的实际使用要求;钢板均匀延伸低,钢板拉伸试验时断口出现分层现象,用户认为是钢板存在分层现象;钢板按照标准规定取样检验冷弯合格,但是宽冷弯及实际钢板弯曲大部分开裂,即冷弯成型性能差;钢板轧后传统DQ工艺中冷却速度>35℃/s,导致屈强比不受控制。
发明内容
本专利旨有提供一种易成型高强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生产厚度为8~40mm易成型、易焊接、低屈强比Q550F中厚高强钢板,满足工程机械、矿用机械等制造行业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易成型高强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步骤为转炉炼钢→钢包炉精炼→真空处理→连铸→加热→轧制→预矫直→在线淬火→回火热处理。其特征在于:
钢的质量百分组成为:C=0.07~0.10,Si=0.30~0.45,Mn=1.45~1.55,P≤0.015,S≤0.005,Nb+V+ Ti≤0.10,Cr+ Mo≤0.3,Alt≥0.020,Pcm≤0.21。
主要工艺步骤为:
a. 转炉炼钢:铁水硫含量控制在S≤0.020%,温度≥1250℃,铁水入转炉前将渣扒干净;转炉终点控制目标为C-T协调出钢P≤0.015%,S≤0.020%;挡渣出钢渣厚≤50mm,出钢时间4~7min;出钢1/5加入合金,出钢2/5加完合金;出钢后打入Al线不少于250~300m脱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扭摇轴
- 下一篇:用于水闸闸门的防冰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