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音频会议中的语音增强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3977.9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潘琦;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9/08 | 分类号: | H04M9/08;H04M3/56;G10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酆迅 |
地址: | 巴巴多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音频 会议 中的 语音 增强 系统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要求2012年5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43,529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专利文档中所描述的技术一般地涉及信号处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音频信号处理。
背景技术
诸如声学回音消除之类的语音增强技术通常在通信系统中被实现,以例如减少由于在双向通信的一端处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之间的耦合而导致的回音。
图1描绘了示例性双向通信系统100。如图1中所示,本地用户所使用的近端通信设备102通过网络130与远端通信设备110通信。具体而言,在近端通信设备102内,麦克风104可以被用于捕获本地用户的语音114并用于产生将要被发送到远端通信设备110的音频信号112。位于麦克风104附近的扬声器106基于从远端通信设备110接收到的音频信号108产生声音116。扬声器106所产生的声音116可以被麦克风104(例如直接或者通过墙或其它物体的反射)拾取,并且因此可以被发送到远端通信设备110,这通常会导致在远端通信设备110处的回音。声学回音消除可以被用来减少在来自麦克风104的音频信号112中的来自扬声器106的贡献。
图2示出了带声学回音消除的示例性双向通信系统200。如图2中所示,在双向通信系统200中,近端通信设备202内的声学回音消除(AEC)组件218被用于减少在远端通信设备210处的回音。具体而言,AEC组件218利用从远端通信设备210接收的音频信号208作为参考来处理来自麦克风204的所记录的信号212。所记录的信号212包括来自扬声器206的贡献。然后,AEC组件218的输出信号220通过网络230被发送到远端通信设备210。
作为示例,AEC组件218可以根据以下公式处理所记录的信号212并生成音频信号220:
Vi=Vs
Vr=Vs+Nf(1)
Vt=AEC{Vr,Vf}=AEC{Vi+Nf,Vf}
其中Vi表示要被发送的理想音频信号,并且Vs表示本地用户的语音214。另外,Nf表示噪声信号,并且Vr表示所记录的信号212。此外,Vt表示AEC组件218的输出信号220,并且Vf表示音频信号208。公式(1)中的“AEC”表示有两个输入信号(例如音频信号208和212)的声学回音消除函数。
图3描绘了示例性通信终端300。如图3中所示,通信终端300(例如手机)包括两个调制解调器302和304。例如,调制解调器302和304可以被分别用于独立的双向通信,或者被一起用于三向音频会议。例如,应用处理器306和调制解调器302在同一芯片308上,并且调制解调器304在不同的芯片上。声学回音消除(AEC)组件可以被包括在调制解调器302和304中的每一个调制解调器中。
发明内容
根据这里所描述的教导,提供了用于在多个参与方之间的音频会议中的语音增强的系统和方法。一种示例系统包括信号处理器、预处理组件和语音增强组件。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与第一远程参与方相关联的第一音频信号和与本地参与方相关联的本地音频信号生成第一混合信号。预处理组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第一混合信号和与第二远程参与方相关联的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此外,语音增强组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生成要被发送给第二远程参与方的第一输出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在多个参与方之间的音频会议中的语音增强的集成电路包括预处理电路和语音增强电路。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接收表示与第一远程参与方相关联的第一音频信号和与本地参与方相关联的本地音频信号的混合的第一混合信号,并且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第一混合信号和与第二远程参与方相关联的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语音增强电路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生成要被发送给第二远程参与方的第一输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