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鳙鱼的咸化瘦身养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4546.4 申请日: 2013-05-13
公开(公告)号: CN103283645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邹记兴;王超;陈金涛;邹青;周爱国;谢少林;姚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任重
地址: 51064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瘦身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大宗淡水鱼的养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鳙鱼的咸化瘦身养殖

方法。

背景技术

鳙(Aristichthysnobilis)又叫鳙鱼、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等,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外形似鲢,侧扁,是淡水鱼的一种,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

鳙鱼肉质雪白细嫩,鱼脑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鱼油中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素,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鱼鳃下边的肉呈透明的胶状,里面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抗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鳙鱼所含水分充足,所以口感很好。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渔药抗生素等滥用,鱼的肉质及口感大大下降。

现有研究虽然提出了对鳙鱼实行咸化养殖,但技术方案模糊,还需要使用微生态制剂,养殖的效果很不稳定,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近年养殖环境的破坏以及渔药抗生素的滥用所导致的鳙鱼的肉质及口感大大下降的现状,提供一种鳙鱼的咸化瘦身养殖

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鳙鱼的咸化瘦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鳙鱼成鱼的选择;

S2.池塘休养;

S3.咸化养殖;

其中,S1所述成鱼选择是选择体重在2~20kg的鳙鱼作为成鱼,按体重分为不同规格的鳙鱼;所述不同规格为五种规格:体重为2~3kg的为A规格,体重为3~5kg的为B规格,体重为5~7kg的为C规格,体重为7~10kg的为D规格,体重为10kg~20kg的为E规格;

S2所述池塘休养是将S1所述鳙鱼成鱼消毒后,按密度6~8kg/m3放入池塘进行流水瘦身休养28~35天,同一个池塘中放入同一规格的鳙鱼;在每个池塘对应的两边0.5~0.8米深处钻有直径为7cm的光滑圆孔,然后用内径为3cm的PC管通过圆孔将所有池塘串联在一起,水由第一个池塘放入,最后一个池塘排出,通过不断放水、排水使之形成流水;池塘休养的期间不投喂任何饲料和/或微生态制剂;所述池塘为水泥池,水泥池的水深为0.5~0.8米;

S3所述咸化养殖:池塘休养后,排出水泥池中的水同时注入2度的盐水;当水泥池盐度达到2度时停止进水与排水,开始静水咸化养殖,静水咸化养殖期间盐度每天增加2度,达到8度后保持8度不变;咸化养殖期间不投喂任何饲料。

所述静水咸化养殖期间,每周换一次水,每次换水三分之一。

所述咸化养殖的时间为:A规格的鳙鱼咸化养殖30天,B规格的鳙鱼咸化养殖33天,C规格的鳙鱼咸化养殖37天,D规格的鳙鱼咸化养殖41天,E规格的鳙鱼咸化养殖45天;

所述S1、S2、S3中,温度保持为8~25℃。本发明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在咸化瘦身养殖过程中温度应尽量保持在8~25℃之间,可以显著减少捕捞和运输过程中鳙鱼的受伤率和死亡率,很好地保证本发明养殖整体技术方案的优良效果。

为防止鳙鱼跳出池外,可以在水泥池上盖有网。

在成鱼的选择方面,现有常规的鳙鱼养殖采用的鳙鱼大小不限,从鱼苗到成鱼皆可,而现有的咸化养殖方案虽然提出按照鱼的种类和规格进行分类,但没有提供具体的分类方案,忽略了咸化养殖对象以及最佳的鳙鱼咸化养殖体重时机。本发明在S1中,对所述成鱼进行了精确限定,选择体重在2~20kg的鳙鱼作为咸化养殖的成鱼,并且按体重分为五个不同规格;将同一规格的成鱼放入同一个池塘进行池塘修养; 

优选地,所述成鱼的选择是挑选无损伤、无感染、无畸形、体质健壮的鳙鱼;并进行违禁药物的检测。所述违禁药物的检测包括对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沙星类等违禁药物的抽样检查,严格杜绝检测不合格的成鱼。

优选地,所述不同规格为以下五种规格:体重为2~3kg的为A规格,体重为3~5kg的为B规格,体重为5~7kg的为C规格,体重为7~10kg的为D规格,体重为10kg~20kg的为E规格。将鳙鱼分为不同的规格,并在同一水泥池中放养同一规格的鳙鱼,不仅可以避免较大鳙鱼跳动伤害到较小的鳙鱼,而且便于配合和控制本发明总结得到的后续咸化养殖的最佳时间天数,以保证获得最终的优良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4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