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底管道的内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4830.1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靳世久;黄新敬;陈世利;李健;李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7D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底 管道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内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底管道的内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海底输油气管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同时,又经常发生触目惊心的管道泄漏事故,且随着海底管道数量的增加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很多严重的海底管道泄漏事故都是从不易发觉的微小泄漏或者不明显的早期缺陷逐步发展而来的。如果能够对海底管道的漂移、弯曲、裸露或悬空等非正常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和安全评估,并及时发现因腐蚀、老化、裂纹、变形引起的微小泄漏,尽早采取补救措施以清除管道运行的潜在安全隐患,则能够有效预防海底管道大的泄漏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正常、安全地输送油气,避免严重的环境污染、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海底管道由于起步晚、服役环境特殊,检测方法十分有限。
传统的负压波法、音波法、实时模型法等方法仅能够检测大于总流量1%的原油泄漏和大于总流量5%的天然气泄漏,在海底管道的泄漏检测中尚未见有效应用,因为如此大的油气泄漏在海面上已能发现。水面监视法只能对浅水区较大泄漏有效,对小的泄漏则无能为力,并且检测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分段密封法要求管道停运,它可以大致确定泄漏点的大小,但是不能确定漏点的具体位置。油检测元件法、油溶压力管检漏法、检漏电缆法依靠泄漏液体引起的敏感器件的物理参数变化确定有无泄漏,但无法确定漏点,且只能单次检测,不能重复利用。声学检漏法通过ROV(有缆遥控式水下机器人)携带或潜水员手持水听器等对可疑漏点进行检测,根据管线泄漏点发出的噪声确定泄漏是否发生及漏点位置,难于实现全管线泄漏检测。总之,目前的检漏方法均不能实现对微小泄漏的全管线、准实时检测。
在海底管道位置检测方面,比较经济的方法是利用惯性导航技术确定内检测系统位置,进而确定管道位置。但是由于惯性测量元件本身存在漂移,惯性导航难以满足长时间远距离独立工作的需求,通常需要外部辅助校正技术(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才能保证定位精度。而埋入海底的双层管道沿途没有设置标志点,无法获取管道沿途的GPS信息。对于海底管道地理坐标位置及服役情况检测,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工程物探法,即综合采用水下声学探测方法,如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仪、浅地层剖面仪等,水下摄像机,或海洋磁力仪等,完成水下及海底泥面以下管道埋藏状况以及路由区域海底地质状况调查。其中,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仪可用于调查暴露管道的出露高度或悬跨长度;浅地层剖面仪可用于调查埋藏管道的埋深、上覆沉积物的类型及厚度。水下摄像机检测海底管道直观性强,但是能见度很低。海洋磁力仪可用于检测管道是否存在,但不能探测管道的空间状态。这些方法都有各自不足,需要综合利用,联合分析。这将导致检测任务复杂、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底管道的内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对微小泄漏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降低了检测的难度和成本,并且缩短了检测周期,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用于海底管道的内检测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电子密封舱,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支撑滚轮阵列、里程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所述里程轮、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声音传感器通过水密电缆连接所述电子密封舱。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滚轮支撑圆盘、第二滚轮支撑圆盘、第一电子密封舱支撑圆盘、第二电子密封舱支撑圆盘,还包括:用于固定四个支撑圆盘的支撑杆,
所述第一滚轮支撑圆盘和所述第二滚轮支撑圆盘的尺寸一致,且中心开设有孔用于通过流体;所述第一电子密封舱支撑圆盘和所述第二电子密封舱支撑圆盘的尺寸一致,且中心开设有孔用于安装所述电子密封舱;所述第一滚轮支撑圆盘和所述第二滚轮支撑圆盘上安装有所述支撑滚轮阵列;所述第一电子密封舱支撑圆盘或所述第二电子密封舱支撑圆盘上至少安装一个所述里程轮;所述第二滚轮支撑圆盘上安装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声音传感器。
所述第一滚轮支撑圆盘的孔上还设置有动力圆盘,所述动力圆盘包括:光圈座、驱动圆环、旋片、伺服电机和传递齿轮,所述传递齿轮和所述伺服电机的轴固联;
所述光圈座中心处设有带孔的凸台,用于固定所述驱动圆环,所述光圈座周围设有旋片旋转孔;所述驱动圆环的中心开设圆孔,用于固定在所述凸台上,所述驱动圆环设置有外齿轮用于配合所述传递齿轮,所述驱动圆环上还开设有条形孔;每个所述旋片上还设有一个拨杆和一个旋转轴,所述旋片旋转孔、所述拨杆、所述旋转轴、所述条形孔数量相同,所述拨杆、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条形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片旋转孔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4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换热站循环管道漏水失压报警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餐具控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