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快递投递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5227.5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曾虹;戴国骏;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8 | 分类号: | G06Q10/08;G06Q50/28;G07C9/00;A47F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快递 投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智能快递投递柜。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4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中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
从1987年起步至今,中国快递服务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6年底,中国经营快递服务的法人企业已达2422家,从业人员22.7万人;快递服务业务量已达到10.6亿件,实现业务收入约300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693倍和375倍。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48.4亿元、52.4亿元、98.8亿元,分别占快递业务总收入的49.5%、17.5%、33%。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完成业务量61927.5万件、28571.8万件、15493.6万件,分别占总业务量的58.4%、27.0%、14.6%。快递服务从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尽管快递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它的运作方式仍然存在不足:
1.目前的快递派发方式主要是专人负责配送,期间需要快递员手动输入收件人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通知收件人,再由收件人签收。其中快递员手动输入收件人号码的过程极为繁琐,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差错。
2.目前的快递存储,尤其是学校、工厂附近的快递主要是交由第三方执行,但第三方处人员较多且复杂,容易发生包裹冒领、失窃的情况,包裹的安全性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
3.当前,政府机构等是不允许快递配送人员进入,这使得对这些单位的快递派送只能在其门口进行,从而造成了较大的不便。
4.在目前的派送方式下,往往需要收件人自己寻找包裹,在包裹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在快递行业存在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最后派送阶段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快递投送柜,其集成了中央处理器、电子锁等组件,实现了对包裹的识别及储存,自动通知收件人并提供开锁密钥,根据密钥打开相应柜子从而取走包裹。
本发明包括基础模块、扫描验证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的基础模块由一个铁制储物柜组成,储物柜有A、B、C、D四种不同规格的储物隔间若干;每个储物隔间都有单独的智能锁,用以保护包裹的安全。
所述的扫描验证模块用于获取包裹及用户的验证、识别数据;其由二维码扫描器、数字输入键盘组成;二维码扫描器用于在包裹存入的过程中获取包裹的相关信息;数字输入键盘用于输入包裹对应的开锁密码。
所述的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扫描验证模块传回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得到包裹及用户的信息;在包裹存储阶段,处理模块通过处理扫描验证模块得到包裹的信息,利用计算机中的短信发送软件向包裹的收件人发送短信,之后将包裹的信息都存放在一个数据库中;在取包裹阶段,处理模块验证用户输入的开锁密码,并发送开锁指令给相应智能锁,同时记录相应包裹的取走时间,即开锁时间,最后处理模块再将所记录的数据都发送给快递公司,作统一记录。
本发明的创新意义在于相比传统的快递投递方式,可以使得快递最后的派送阶段更加高效、安全,同时也可以催生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用于提高快递行业的服务水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简化了快递投递最后阶段的流程,使快递员不用再手动地发送短信通知收件人,使得投递过程更有效率,同时避免了因为快递员发错短信造成的麻烦;
(2)每个包裹存放在单独的隔间并加锁,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收件人寻找包裹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快递投送柜;
图2为包裹存储阶段的流程;
图3为取包裹阶段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系统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5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驶联动声产生装置
- 下一篇:医用装置、和医用磁感应及位置检测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