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7080.3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金会良;姚英学;李娜;车琳;辛强;金江;李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光学 零件 大气 等离子体 加工 方法 | ||
1.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方法是:
步骤一:将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1)设置在密封罩(2)内,密封罩(2)的下端有开口(2-1),使密封罩(2)的内腔通过气管(2-2)与混合等离子体气源(3)导气连通,使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1)与射频电源(4)的输出端连接作为大气等离子体放电的阳极;
步骤二:将密封罩(2)的上端绝缘连接在龙门加工机床(5)的竖直运动工作平台(5-2)上,将待加工光学零件(6)装卡在龙门加工机床(5)的水平运动工作平台(5-1)上;将龙门加工机床(5)的工作平台(5-1)与射频电源(4)相连并接地作为大气等离子体放电的阴极;
步骤三:使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1)靠近待加工光学零件(6)的待加工表面,并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间隙范围为:100μm~3mm;
步骤四:预热射频电源(4),预热时间为5-10分钟;然后打开混合等离子体气源(3),混合等离子体气源(3)包含反应气体、等离子体激发气体和辅助气体,使等离子体激发气体的流量为1升/分钟~40升/分钟,反应气体与等离子体激发气体的流量比为1:10~1:1000;辅助气体与反应气体的流量比为1:10~1:1;
步骤五:当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1)和待加工光学零件(6)的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区域内充满等离子体激发气体、反应气体与辅助气体的混合气体后,启动射频电源(4),逐步增加射频电源(4)的功率,使功率达到200W~500W,同时控制射频电源(4)的反射功率为零,在射频电源(4)工作的过程中持续稳定的通入混合气体,使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1)和待加工光学零件(6)的待加工表面之间的放电区域产生稳定的等离子体放电;
步骤六:根据去除量的要求,控制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1)的运动轨迹和在零件表面的驻留时间,用上述步骤产生的大气等离子体对零件表面进行加工;
步骤七:待加工完成后,关闭射频电源(4)的电源,关闭混合等离子体气源(3),取出待加工光学零件(6),对加工去除深度进行测量,以判断是否达到加工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门加工机床(5)的竖直运动工作平台(5-2)由一个竖直运动模块和小范围摆动模块组成;竖直运动模块的运动行程范围为:0-200mm,摆动模块的摆动范围为:-45°~ +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1)为轮型电极、球型电极、圆柱型电极或片状电极;所述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1)的材质为铝,并在表面镀有一层厚度为1-3μm的氧化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等离子体气源(3)中的大气等离子体激发气体为氦气或氩气;反应气体为六氟化硫、四氟化碳或三氟化氮;辅助气体为氧气、氢气或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0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硝酸铵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具有端口的可通气闭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