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7334.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靳晓华;刘倩;贾丽丽;王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晓华;刘倩;贾丽丽;王轩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00;A61P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章丘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性 头痛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
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日常所承受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较大,患神经性头痛人越来越多。目前治疗神经性的药物多数为西药,这些药物虽对治疗神经性头痛有一定的疗效,但西药的副作用大,对身体其它器官具有一定的负作用。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博大精深,包含甚广,绝大多数疾病都能够从中医中找到治疗途径,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与西医相比,中医更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和经验。现已公布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很少,对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不尽如意,研究开发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地黄30~40克,何首乌30~40克,苦参30~40克,侧柏叶20~30克,当归20~30克,白芨20~30克,元胡15~25克,天麻15~25克,羌活15~25克,通草10~20克,川芎10~20克,陈皮10~20克,白芷5~10克,艾叶5~10克。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地黄35克,何首乌35克,苦参35克,侧柏叶25克,当归25克,白芨25克,元胡20克,天麻20克,羌活20克,通草15克,川芎15克,陈皮15克,白芷8克,艾叶8克。
所述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55~65分钟,过滤得滤液,即得。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主治神经性头痛,治疗时,口服,每日一剂(一剂的量参考优选配方的药物量),15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治愈。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经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资料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制备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地黄35克,何首乌35克,苦参35克,侧柏叶25克,当归25克,白芨25克,元胡20克,天麻20克,羌活20克,通草15克,川芎15克,陈皮15克,白芷8克,艾叶8克。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6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得。
治疗时,口服,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治愈。
实施例2:制备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地黄30克,何首乌40克,苦参30克,侧柏叶30克,当归20克,白芨30克,元胡15克,天麻25克,羌活15克,通草20克,川芎10克,陈皮20克,白芷5克,艾叶1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制备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地黄40克,何首乌30克,苦参40克,侧柏叶20克,当归30克,白芨20克,元胡25克,天麻15克,羌活25克,通草10克,川芎20克,陈皮10克,白芷10克,艾叶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晓华;刘倩;贾丽丽;王轩,未经靳晓华;刘倩;贾丽丽;王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车床接料机构
- 下一篇:钼酸铵焙烧用连续式多管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