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PSB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7341.1 申请日: 2013-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3241842A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发明(设计)人: 张戈;李建;江文奇;杨维星;陈琼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C02F3/32
代理公司: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代理人: 柯海军;武森涛
地址: 610041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epsb 治理 水体 污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EPSB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EPSB工程菌,即特异性光合细菌(Especial Photosynthetic Bacteria),光合细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完成产氢、固氮和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这些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显得极为重要。它的细胞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到60%以上,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细胞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极为丰富,Vb2、叶酸、泛酸、生物素的含量也较高,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辅酶Q等生理活性物质。因此,光合细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水生动物的天然饵料。

EPSB工程菌会通过一种独特的,被称之为PHB颗粒的内含物(cytoplasmic inclusions)来大量储藏从环境摄取的,暂时无法消耗的营养物质。

PHB颗粒最大可达细胞体积的40%~50%。当EPSB菌进行分裂繁殖时,PHB颗粒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又可成为合成细胞膜、蛋白质、DNA等细胞组分的重要原料。

申请号为201010226946.1的污染水体的方法,通过向水体中投放特异性光合细菌菌液来治理水体污染。但是,菌液中大部分包含的都是菌株的培养基,菌体本身的重量相较于培养基重量而言非常少,因此,向水体中投放菌液,在治理污染的同时,无疑会给治理的目标水体带来二次污染。与此同时,现有技术对水体污染的治理,只将治理目标放在了水体本身,重点从让污染水体不会出现黑臭等明显表象出发对水体进行治理,很少关注污染水体的底泥。

因此,寻找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生态治理方法,同时兼顾到环保、彻底和高效,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PSB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EPSB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目标水体中放置生态基;

b、向目标水体中投放EPSB固态混合物;

c、向目标水体中投放滤食性鱼类和/或水生植物;

其中,所述的EPSB固态混合物为EPSB工程菌固化颗粒和EPSB工程菌菌粉组成的混合物。投放的EPSB工程菌固化颗粒可直达水底,菌粒到达水底经短时间浸泡后可散化并覆盖其本身大小的五倍左右的水底面积。到达底泥中EPSB工程菌能很快形成富集隔离层,大量并持续地消耗深层底泥中的污染源,阻止深层底泥污染向水体中释放,可有效消减底泥,达到持续治理污染目的;投放的EPSB工程菌菌粉可快速、有效解决水体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水体为湖泊或缓流型河流。

由于EPSB工程菌本身富含营养,是浮游动物的理想饵料,浮游动物又是鱼、虾、贝、螺等水生动物的理想饵料。大量投放EPSB工程菌会造成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只有通过合理投放滤食性鱼类去滤食大量的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才能避免大量浮游动物死亡生成的再次污染,通过投放、捕捞、再投放和再捕捞滤食性鱼类,可以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化转移和资源化利用。采用水生植物治理水污染也是一种成熟的技术手段,结合生物浮岛(浮床)、人工湿地等技术手段可实现治污工程景观化,同时可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来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化转移和资源化利用。可根据水体污染程度,选择性的投放滤食性鱼类和/或水生植物。

进一步的,为了兼顾污染水体的治理效果和控制,EPSB固态混合物中EPSB工程菌固化颗粒和EPSB工程菌菌粉的重量比优选为50~300:1,更优选为100~200:1;EPSB固态混合物的投放量优选为1~5kg/m3,更优选为1.5~3.5kg/m3

进一步的,生态基技术是一种成熟的生物膜处理技术,它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吸附大量的污染源和水体中的各种细菌及附着藻类,是优良的生物床,可形成平衡的藻菌共生体系。生态基的超强表面吸附性将更多的营养物转移到生态基表面,加速EPSB工程菌、其它有益菌和固着藻类的共生体系的形成,使浮游藻类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甚至消亡,提高对水污染的降解消耗能力,提高治理效果,水体中生态基的配重,以生态基能稳定沉在水底为宜,生态基的布置方式优选为矩阵/品字形布置、横竖相间布置。

进一步的,为了加快治理速度,提高利用率,可以采取夜间治理,作为优选方案,采用光谱为400~900nm,功率为60~300W的灯照射;最为更优选方案,光谱为400~590nm,功率为100~200W的灯照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