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体电解质液态储能电池单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7420.2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朱炫灿;史翊翔;蔡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1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薄观玖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质 液态 电池 单体 结构 | ||
1.一种浮体电解质液态储能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结构的密封壳(9)内设置凹槽形坩埚底座(3),其外壁和外侧底面分别与密封壳(9)的内壁及内侧底面相连;所述坩埚底座(3)内设置导管(2),其外壁与底面分别与坩埚底座(3)的内壁和内侧底面相连;所述坩埚底座(3)和导管(2)的顶端分别与密封壳(9)相连;所述坩埚底座(3)内下部设置正极电极(5),其外壁及底面分别与导管(2)内壁及坩埚底座(3)内侧底面相连;在正极电极(5)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正极集流器(4),其顶端位于正极电极(5)中部,其底端穿过坩埚底座(3)与密封壳(9)相连;
所述正极电极(5)顶端表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固体电解质(7),所述固体电解质(7)为片状或底端封口管状;
当所述固体电解质(7)为片状时,在固体电解质(7)上方设置负极金属电极(8),其外壁与导管(2)的内壁相连;在由固体电解质(7)、正极电极(5)、负极金属电极(8)和导管(2)构成的腔体中,填充液态电解质(6);在负极金属电极(8)中部中央位置设置负极集流器(1),其底端位于负极金属电极(8)中部,其顶端穿过密封壳(9),位于密封壳(9)外;
当所述固体电解质(7)为底端封口管状时,其底端与正极电极(5)相接触,其管内填充负极金属电极(8),其管外侧正极电极(5)上填充一层液态电解质(6);所述液态电解质(6)与正极电极(5)和固体电解质(7)相接触,所述固体电解质(7)的顶端管口位于液态电解质(6)液面上方;在密封壳(9)中央位置设置负极集流器(1),其顶端位于密封壳(9)外,所述负极集流器(1)穿过密封壳(9),其底端位于密封壳(9)内,并分别与负极金属电极(8)逐一相连;
所述正极电极(5)、固体电解质片(7)、填充液态电解质(6)和负极金属电极(8)的密度依次变大;所述电池单体相接触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不相溶,也不发生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体电解质液态储能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9)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镁铝合金材料;所述坩埚底座(3)的材质为石墨材料;所述导管(2)的材质为氮化硼或氧化铝陶瓷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体电解质液态储能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器(1)和正极集流器(4)的材质为石墨或铁、钨、钼、钽、铌、钒、铬、钛、锆、稀土金属单质及其合金材料,负极集流器(1)外包有一层刚玉管用于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体液态电解质储能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金属电极(8)的材质为Li、Na、K、Rb、Cs、Mg、Ca、Sr、Ba金属单质及由其组成的合金材料;所述正极电极(5)的材质为Zn、Cd、Hg、Al、Ga、In、Tl、Sn、Pb、Sb、Bi、Te金属单质及由其组成的合金或硫和多硫化钠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体电解质液态储能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电解质(6)的材质为负极金属电极(8)的金属离子的卤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或锰酸盐;所述固体电解质片(7)厚度为0.1~5mm,质地多孔或密实,其材质为绝缘材料或负极金属电极(8)的金属离子导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体电解质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片(7)的质地为多孔结构时,其孔径为μm或mm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体电解质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金属电极(8)的金属离子导体材料为钠、锂、镁、氧、钙离子的离子导体、聚烯烃或碳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4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