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用双转子电机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行星齿轮无级变速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7613.8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文;袁一卿;顾凌云;何祥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2 | 分类号: | B60W30/182;B60W10/115;B60W10/08;H02K7/116;H02K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转子 电机 控制 方法 相关 行星 齿轮 无级 变速 系统 | ||
1.一种电动汽车用双转子电机的内转子、外转子的目标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双转子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内定子、外定子和定子间隔支承件,所述内转子、所述外转子、所述内定子、所述外定子和所述定子间隔支承件均位于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外定子和所述内定子位于所述外转子和所述内转子之间且所述内定子位于所述外定子中,所述定子间隔支承件位于所述外定子和所述内定子之间并分别固接所述外定子和所述内定子,所述定子间隔支承件的后端固接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所述外转子的后端可转动支承在所述的定子间隔支承件的后端上,所述外转子的前端可转动支承在所述定子间隔支承件的前端和所述电机壳体的前端之间,所述内转子位于所述内定子中并分别可转动支承所述的定子间隔支承件的后端和所述的定子间隔支承件的前端,且所述内转子穿设所述的电机壳体的前端,所述外转子与行星齿轮的齿圈、行星架和太阳轮中的任一部件连接,所述内转子与所述齿圈、所述行星架和所述太阳轮中的另一部件连接,所述齿圈、所述行星架和所述太阳轮中的第三部件作为输出轴;
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双转子电机的内转子、外转子的目标转矩控制方法根据加速踏板开度、行星齿轮的耦合特性、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内转子、外转子的转速—转矩特性、以及内转子、外转子的当时转速,来确定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的目标转矩,保证所述内转子、所述外转子的输出转矩同时满足所述行星齿轮的转矩耦合特性和电机转速—转矩特性,并且对于车辆的不同驱动模式均适用,其具体计算方法为:
其中,α为加速/制动踏板开度,且牵引时为正,制动时为负;Tref_m1是所述内转子的目标转矩;Tref_m2是所述外转子的目标转矩;T1max、T2max分别为内转子、外转子当时转速下可输出的最大转矩;ω1、ω2为内转子、外转子的当时转速;ig为行星齿轮的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f1(ig)、f2(ig)分别为行星齿轮机构上,输出轴与内转子、外转子直接相连的部件间,满足转矩耦合特性的转矩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6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