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站桥接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7913.6 申请日: 2013-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3428063B 公开(公告)日: 2018-02-02
发明(设计)人: 菲利普·克莱因 申请(专利权)人: 安华高科技通用IP(新加坡)公司
主分类号: H04L12/46 分类号: H04L12/46;H04L29/12;H04W88/08
代理公司: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代理人: 张世俊
地址: 新加坡***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无线 站桥接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相关专利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于2012年5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646,417号,于2013年4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809,505号以及于2013年4月9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第13/859,166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服务集的桥接功能。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通信系统用于支持无线和/或有线线路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线和有线线路通信。这样的通信系统从对于互联网的国内和/或国际蜂窝电话系统到点对点家用无线网络的范围内。每种类型的通信系统根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标准进行构建,并因此操作。例如,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根据包括但不限于IEEE 802.11x的一个或多个标准进行操作。在IEEE 802.11x网络的一个网络拓扑结构中,接入点控制一个或多个站之间的通信。有线线路通信系统可以根据包括但不限于MoCA、G.hn、电力线通信、光学通信、DSL、DOCSIS等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层标准进行操作。在数据链路层,介质存取控制(MAC)协议是广泛用于局域网(LAN)、企业网络、城域网等的第2层传送技术,以便在无线及有线线路通信系统中的不同节点、计算机及网络之间通信。

典型地,在IEEE 802.11x网络的基本服务集中,只有接入点可操作地利用第2层协议与另一网络(诸如MoCA、G.hn、电力线类型网络、其他无线网络等)中的节点桥接。这限制了IEEE 802.11x网络可能的拓扑结构及范围。

发明内容

(1)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桥接操作模式的方法,包括:

无线站通过网络接口从外部网络中的节点接收第一帧,其中,所述第一帧包括源地址及目的地址;以及

通过网络接口将所述帧传输至接入点,其中,所述帧包括桥接操作模式的指示、所述源地址及所述目的地址。

(2)根据(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帧从第一协议转换到第二协议并在经转换的所述帧中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接入点的地址相对应的发射地址、与所述无线站的地址相对应的接收地址。

(3)根据(1)所述的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接口从所述接入点接收第二帧,其中,所述第二帧包括桥接操作模式的指示并包括第二源地址及第二目的地址;

访问包括一组目的地址及相关网络接口端口的网络接口表;

根据所述网络接口表确定与所述第二目的地址相关联的相关网络接口端口;以及

通过所述相关网络接口端口转发所述第二帧。

(4)根据(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二帧从第一协议转换到第二协议并在所述第二帧中包括所述第二源地址及所述第二目的地址。

(5)根据(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接口的第一虚拟无线端口接收所述第二帧;

确定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源地址;以及

在转发表中将所述第二源地址存储为与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端口的标识相关联的目的地址。

(6)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发表包括所述无线站的虚拟无线端口的多个目的地址及相关地址。

(7)根据(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外部网络中的所述节点接收第三帧,其中,所述第三帧包括第三源地址及第三目的地址;

访问所述转发表以确定与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相关联的虚拟无线端口;以及

通过与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相关联的虚拟无线端口传输所述第三帧,其中,所述第三帧包括桥接操作模式的指示并包括所述第三源地址及所述第三目的地址。

(8)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相关联的虚拟无线端口经由直接无线链路可操作地耦接至另一无线站。

(9)一种可操作地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桥接操作模式的无线站,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模块,可操作地:

从外部网络中的节点接收第一帧,其中,所述第一帧包括源地址及目的地址;以及

生成用于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传输至接入点的第二帧,其中,所述第二帧包括桥接操作模式的指示、所述源地址及所述目的地址。

(10)根据(9)所述的无线站,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可操作地通过以下操作来生成所述第二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华高科技通用IP(新加坡)公司,未经安华高科技通用IP(新加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