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斑狗鱼人工催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8480.6 申请日: 2013-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3222436A 公开(公告)日: 2013-07-31
发明(设计)人: 白庆利;张永泉;贾钟贺;李小龙;张玉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7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黑斑 狗鱼 人工 催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黑斑狗鱼养殖领域;具体涉及黑斑狗鱼人工催产方法。

背景技术

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 Dybowski,俗称狗鱼、勾心鱼,属于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狗鱼属。黑斑狗鱼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冷水性鱼类,分布于北纬44度以北的寒冷水域,主要在多瑙河、涅斯特河和欧洲、西伯利亚、咸海水系及北美、库页岛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等水系支流。该鱼肉质坚韧少刺、味道鲜美、生长迅速,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优质经济鱼类,有望成为新的驯化养殖品种。黑斑狗鱼以前是松花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由于近几年的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在松花江已很少见到黑斑狗鱼了。乌苏里江上游(虎头镇对岸)的大型支流一伊曼河(属俄罗斯),是乌苏里江黑斑狗鱼最大的产卵场之一,黑斑狗鱼作为乌苏里江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由于人为的过渡捕捞及自然资源的破坏,资源量已经急剧下降。因此,开展黑斑狗鱼的人工繁育相关技术的研究,对于野生资源的恢复保存以及为市场提供新的养殖品种意义十分重大。

黑斑狗鱼生活于寒冷地区水域,为冷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30℃,最适生长温度22℃~26℃。幼苗阶段以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食,稍大即捕食其他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食,为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幼鱼集群活动,成鱼分散觅食,常活动于水草丛中,行动迅速敏捷,最大个体可达40kg以上。

黑斑狗鱼产卵期为4月中、下旬,产卵水温在7℃以下,栖息水温在20℃以下。在自然界黑斑狗鱼一般具有产卵时间不集中、持续时间长(产卵的周期一般在一个半月左右)、雌雄亲鱼成熟不同步(雄鱼性腺成熟比雌鱼晚半个月以上)等特点,在加上近年黑斑狗鱼产卵场的破坏和水质污染等外部因素,因此目前黑斑狗鱼出现了受精率、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的现象,并严重的导致了黑斑狗鱼自然种群的急剧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野生黑斑狗鱼自然产卵过程中出现产卵时间不集中、产卵周期长、雌雄亲鱼成熟不同步和孵化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黑斑狗鱼的人工催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黑斑狗鱼人工催产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挑选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重大于2kg且3龄以上的雌鱼作为雌性亲本,

挑选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重大于1.5kg且3龄以上的雄鱼作为雄性亲本;

步骤二、4月份,待水温升高到8℃,捕捞步骤一挑选的雌性亲本及雄性亲本麻醉后进行第一针药物注射,在亲鱼胸鳍基部注射,注射深度为5mm,雌性按雌性本体每公斤体重注射2.0μg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500UI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比例注射第一针药物;雄性按雄性本体每公斤体重注射1.0μg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300UI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比例注射第一针药物;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医用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步骤三、水温8℃在第一针药物注射后5天注射第二针药物,或者水温高于8℃在第一针注射后3~4天注射第二针药物,雌、雄亲本麻醉后在亲鱼胸鳍基部注射,注射深度为5mm,雌性按雌性本体每公斤体重注射15.0μg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800UI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2mg马来酸地欧酮的比例注射第二针药物;雄性按雄性本体每公斤体重注射20.0μg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1000UI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比例注射第二针药物;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马来酸地欧酮用医用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步骤四、第二针药物注射完成后的第5至7天,水温高于8℃条件下取8~12尾雄鱼亲本采集精液,每尾雄鱼精液单独保存;然后取雌鱼亲本进行卵采集,每采集一尾雌鱼的卵后立即将之前采集好的8~12尾雄鱼的精液以每尾0.3ml的量挤于卵子表面,用羽毛搅拌30s,然后加入200毫升清水,再用羽毛均匀、快速搅拌1~2min,随即将受精卵放入黄泥浆水中搅拌拖粘20min,再换入清水中进行孵化,即完成黑斑狗鱼的人工催产;

步骤四中雄鱼精液采集至受精保存的时间不超过1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