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棕地开发及治污的统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8565.4 申请日: 2013-05-03
公开(公告)号: CN10329083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刘梅锡;胡科洋;刘洋;吴科帆;贺锦環 申请(专利权)人: 刘梅锡
主分类号: E02D3/00 分类号: E02D3/00;E02D3/12;E02D3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天***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开发 治污 统筹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棕地开发及治污的统筹方法其特征是:

(1)按系统工程统筹实施棕地的开发及治污,优化规划设计与开发流程,使治污工程、建筑施工和物业运转各阶段目的一致,使分阶段的工序流程统筹合并实施,勘测获得棕地污染数据后,先规划设计,再建筑施工,后物业运转,治污工程不设独立工期、由建筑施工工期内和物业运转工期内实施治污,对建筑施工挖掘出的污染土石方及渗出污染水即时实施异位治理。

(2)优化棕地的规划设计,在重污染区多开挖和轻污染区少开挖、建筑施工挖掘的污染土同步衔接异位治理,挖掘出的污染土按现有技术进行稳定化处理、或稳定化/固定化处理、或制砖坯高温烧结固定处理、或防渗无害填埋处理。

(3)对建筑施工中无需开挖的地面,其污染土如对人居环境有害,为隔离污染土对人的危害,通过环评确定人居安全所需的表土层厚度,挖掘该厚度的表层污染土,再经异位稳定化处理后回填/或另换土处理并对置换出的污染表土异位处理。

(4)对建筑施工中无需开挖的地面,其安全表土层下大量污染土壤及污染地下水由自然降雨渗淋原位修复/或由人工供水原位洗涤修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工程由物业运转期内实施修复,其工期不占有棕地开发总工期的日程。

(5)如勘测有未污染的地下水流入污染的地下水体或有地下水污染羽侵入未污染的水体,建筑施工时将地下污染水体与未污染的水体需按现有技术进行隔离封闭,防止地下水污染扩散。

(6)建设地下污水处理池或渗水井收集洗涤污染土后的污水地下渗流,在物业运转期内由污水处理池或其他设施按污水处理规范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后的二次水循环利用或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统筹优化棕地的规划设计,在许可的上限值范围选取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选择建筑物摆布位置和基坑基础、使建筑施工能多挖掘污染土壤再即时异位治理,按规范操作污染土处理,土经破碎或粉碎、掺加稳定剂经强烈搅拌后的稳定化处理/或不加稳定剂处理、再加工成型、由高温窑炉烧结固定化处理、污染物经高温固化或挥发、坯料烧结成合格建材再回用于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挖掘出的沙石经过破碎、筛分、洗涤或稳定化处理,成为合格沙石原料回用于建筑工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建筑施工未开挖地面的安全表土层下大量污染土壤由雨水淋洗原位自然修复,如需加快修复则在污染土壤层上设淋洗水管网渗注水点,连接污水处理后的二次水回用系统管网后,由管网渗注水加快洗涤速度对污染土壤进行洗涤原位修复。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低于地下水污染羽水位处建设地下污水处理池或渗水井,使污染地下水能渗入的其中,其周围充填沙石引流渗水,便于渗流的地下污染水自行流入,对不能自行流入的地下污染水增设立渗水深井收集污水渗流、安装管线、水泵和控制阀将其泵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1、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由雨水或人工供水对棕地的污染物洗脱、降解,使污染物溶入水中后渗流入地下污水池/或水井,当连续几个水文年渗入的地下水质都稳定在国家标准值范围内时,即可恢复正常的地下水流方向,关闭流入污水池的地下管线和阀门,将地下污水处理池改作地下停车场或其他用途使用。

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基坑开挖和建筑施工时,如地下水位高,有地下污染水渗出,则设立降水井点及水泵收集污染地下水,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污水处理装置,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即时处理。

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对污染土进行稳定化处理,重量配比为,污染土∶稳定剂=1∶0.03-1,稳定剂可选下述物料或其混配物料:腐植酸含量在30%以上的煤、污泥、腐熟粪肥、多硫化钙、双氧水、二氧化氯、过氧化钙、亚铁盐、磷酸盐、石灰、水泥、硅粉、粉煤灰。

8.如权利要求1、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取污水厂剩余污泥作稳定剂,以污染物含量控制配比,按污染土壤∶污泥=1∶0.1-1的配比,混合、破碎、加水减少搅拌阻力,由搅拌机强烈搅拌均匀,经稳定化处理后用于制烧结砖/或再加3%--15%的生石灰搅拌均匀作回填土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梅锡,未经刘梅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5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