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形泛在网络中面向路由的地址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78646.4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8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刘生;杨晨凯;徐宏力;周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2/44;H04L12/7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形 网络 面向 路由 地址 分配 方法 | ||
1.一种树形泛在网络中面向路由的地址分配方法,所述树形泛在网络包括叶子节点、中间节点和一个与网关设备相连的根节点,其中非根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叶子节点无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节点启动时自行分配地址或由网关设备分配地址;当根节点启动后,开始进行整个网络的地址分配;非根节点尝试向网络中的父节点请求加入树形泛在网络,由网络中的父节点按照分层地址编码格式为其分配地址;其中所有节点的地址编码格式按照分层地址编码格式,且所述网内地址编码格式中每层地址长度为1个字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泛在网络中面向路由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节点进行报文上行传输时,节点将自己的父节点地址作为下一跳地址,形成新的报文,然后将该新的报文继续向其父节点传达;如此循环,直至到达树形网络的最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泛在网络中面向路由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节点进行报文下行传输时,节点在收到来自父节点的报文后,首先检查报文中下一跳地址是否与自身的地址匹配;若不匹配,则丢弃该报文;若匹配,再判断目的地址是否与自身的地址匹配;若其匹配,则表明报文的目的节点即为本节点,报文传输完毕;若不匹配,则从目的地址中剥离出下一跳节点的地址,向下一跳节点传输剥离更新后的报文,继续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泛在网络中面向路由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树形泛在网络间进行通信时,通过采用无状态的地址转换方法构建节点网内地址与全网地址之间的地址映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泛在网络中面向路由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树形泛在网络中,当有某个非叶子节点失效时,其子节点侦测后重新寻找父节点,再次加入网络,自动修复网络的路由,并向上通告这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泛在网络中面向路由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当非根新节点启动后,非根新节点尝试向网络中的网络中的各节点发出加入网络的请求(Request),网络中的节点在收到该请求后,都响应该请求,并从自己的地址池中为该节点分配一个地址;新节点根据策略来选择分配的地址,并向选择的父节点反馈一条地址确认消息;父节点在收到地址确认消息后,将这一消息从地址池中删去,并向网关设备通知完成新非根节点的地址分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形泛在网络中面向路由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新非根节点选择分配的地址的方法选自选择最先收到的地址或者选择最短的地址作为自己的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6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硬质旋转上盖的背包
- 下一篇:电吹风精油储存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