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8693.9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9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须真;郑明剑;金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无线发送器和一个以上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发送器和所述无线接收器均具有设备设别码,其中,所述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根据所述无线发送器的设备识别码依据特定算法生成,并预先固化在所述无线接收器中;
在无线发送器与无线接收器进行通信时,所述无线发送器根据自身的设备识别码,采用和之前生成无线接收器设备识别码相同的算法,动态生成需要通信的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与对应的无线接收器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算法为能保证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独立性的线性映射或HASH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识别码包含:固定码部分和固定长度的可变码部分;
其中,所述固定码部分包含:厂家识别信息、设备组别;
所述无线接收器的可变码部分根据所述无线发送器的可变码部分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器至少有两个;所述无线发送器依次与每个无线接收器通信;
或者,所述无线发送器与全部无线接收器通信;其中,全部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为设备组别和预先设定的第一固定码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器至少有三个;所述无线发送器与所有无线接收器中的至少两个同时通信;其中,所述所有无线接收器中的至少两个作为一个小组,这一组的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为设备组别和预先设定的第二固定码的组合。
6.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无线发送器与无线接收器通信之前,根据无线发送器的设备识别码依据特定算法生成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并预先固化在所述无线接收器中;
在无线发送器与无线接收器进行通信时,所述无线发送器根据自身的设备识别码,采用和之前生成无线接收器设备识别码相同算法,动态生成需要通信的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与对应的无线接收器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无线发送器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的步骤中,根据无线发送器的设备识别码,利用能保证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独立性的线性映射或HASH函数关系生成所述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无线发送器的设备识别码生成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无线发送器和无线接收器的生产过程中,生成无线发送器和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其中,所述无线发送器的设备识别码包含:固定码部分和固定长度的可变码部分;所述固定码部分包含:厂家识别信息、设备组别;所述无线接收器的可变码部分根据所述无线发送器的可变码部分生成;
在无线发送器与无线接收器进行通信时,无线发送器采用与生产过程中相同的方法生成需要通信的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发送器与无线接收器进行通信时,所述无线接收器至少有两个;所述无线发送器依次与每个无线接收器通信;
或者,所述无线发送器与全部无线接收器通信;其中,全部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为设备组别和预先设定的第一固定码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发送器与无线接收器进行通信时,所述无线接收器至少有三个;所述无线发送器与所有无线接收器中的至少两个同时通信;其中,所述所有无线接收器中的至少两个作为一个小组,这一组的无线接收器的设备识别码为设备组别和预先设定的第二固定码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6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