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8790.8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换热器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平行流换热器因重量轻、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在汽车空调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一些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生产厂家开始应用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替代传统的铜管翅片式的换热器,在实现空调器高能效的同时还能降低空调器的成本。
目前平行流在室内机蒸发器上的应用方式如图1所示,两集流管10、50平行放置,该两集流管10和50相对的开有多个槽,每个槽内插入一根扁管30,每根扁管的一端插入集流管10,另一端插入集流管50,扁管30之间的间隙放置波浪形翅片60,在两集流管10、50上分别设置有导管20、40。
平行流蒸发器一般将扁管按竖直方向放置,如图2所示,制冷时冷媒从处于较下位置的集流管10进入,然后自下而上流过扁管30,最后由处于较上位置的集流管50流出;制热时,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由处于较上位置的集流管50流入,然后自上而下流过扁管30,最后从处于较下位置的集流管10流出。
在制热循环中,制冷剂流向如图2所示,制冷剂在扁管内从上至下分为3个区域I、II、III,区域I为过热蒸汽区,区域II为气液两相区,区域III为过冷液体区,压缩机排出的过热冷媒蒸汽从处于较上位置的集流管50流入后分配到扁管30中,扁管30外焊接的翅片60与吹向翅片60表面的风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从而使扁管30内的制冷剂得到冷凝,制冷剂在扁管内,自上而下边流动边放热,由图2中的I区域经过II区域后,制冷剂由过热蒸汽变为气液两相状态,此时制冷剂开始放出气化潜热,当制冷剂放完气化潜热后,则全部冷凝成液体,并进入扁管30末端的III区域,在III区域制冷剂会继续发出少量热量变为过冷的液体,然后汇集到处于较下位置的集流管10流出。由于在扁管30的I区制冷剂处于高温、在扁管30的II区制冷剂能释放大量气化潜热,因此流经扁管30的I、II区的风都比较热,而唯独在扁管30的III区域,由于制冷剂已是较低温度并且过冷,而且与流经该区域的风温差也小,换热量很小,因此从扁管30的III区域吹出的风温度很低。最终导致从整个换热器吹出的风一部分温度很高,一部分温度很低,造成出风温度差异比较大,从而影响了整个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旨在减少空调出风温度差异,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一封闭的集流管以及若干并行排列的U形扁管,所述集流管位于所述平行流换热器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扁管的两自由端设置;所述集流管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中隔板,将所述集流管内空腔分隔为两分配腔;所述扁管的两自由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分配腔连通;所述集流管外还连接有用于进出冷媒、对应与所述两分配腔连通的两导管。
优选地,所述中隔板将所述集流管内空腔分隔为上下两分配腔,所述扁管的两自由端左右排列,且两自由端的端面不相齐平;其中:
所述上分配腔的外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扁管较短的自由端插入的第一通槽,以及供所述扁管较长的自由端插入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间隔设置;
所述中隔板上设有供所述扁管较长的自由端插入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上下对齐;
所述扁管较短的自由端插入所述第一通槽与上分配腔连通;所述扁管较长的自由端依次插入所述第二通槽、第三通槽与下分配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扁管中心线的折弯处直径或等于U形扁管两平行部分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扁管也可折成2个直角即“┌┐”形状。)
优选地,所述中隔板将所述集流管内空腔分隔为前后两分配腔,所述扁管的两自由端对应前后排列;所述前后两分配腔相对所述扁管自由端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扁管的两自由端通过相应的所述通槽分别插入所述前后两分配腔。
优选地,所述集流管的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集流管由上下或前后两部分管体对称组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集流管包括带有所述中隔板的柱形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两端的堵盖;所述柱形管体由一截面为D形的管体和一截面为C形的管体组合而成;或者,所述柱形管体由两截面为D形的管体组合而成;或者,所述柱形管体由两截面为C形的管体与一设置于两管体之间的片状板组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两导管设置在所述柱形管体上;或者,所述两导管设置在所述堵盖上,或者一根设置在所述柱形管体上,另一根设置在所述堵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