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9158.5 申请日: 2013-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3264661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倪龙 申请(专利权)人: 倪龙
主分类号: B60Q9/00 分类号: B60Q9/00;B60Q11/00;B66C23/8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近距离 视觉 盲区 人体 探测 方法 装置 相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也属于交通和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距离视觉盲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最典型的如机动车辆的近距离视觉盲区,媒体上曾经报道过一起一位父亲压死亲生子女的案例,就是在其年幼子女偷偷跟着父亲到了汽车前部盲区而酿成惨剧;大型车辆除了有前面这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更危险的情况,就是转弯时因其内轮差(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较大形成外后视死角,相关的事故不时见诸媒体。一些工程机械、加工设备,其中可以自行或者牵引的机械设备存在的与机动车辆类似的视觉盲区除外,也存在近距离视觉盲区,如起重机械的吊物下方、装载机的铲斗前方等。还有一种门后视觉盲区,推门人在门一侧而门相对于推门人位置的反向推,那么反向一侧的情况推门人是看不到的(除非是透明的或有足够的可观测窗口,但这种情况不多见),所以可能给反向一侧造成危险,同时反向一侧也有可能给推门人造成同类危险(此种情况还可造成其它危险,如仅有女性成员及未成年子女在家或其它情形下他人刻意藏在门反方向一侧伺机进行抢劫、伤害等危险),许多自身可移动的或其部件可移动的机械设备及类似于门的其它装置也都存在类似的视觉盲区。

上述视觉盲区都属于绝对不可见的盲区,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人的视力范围在自然情况下本就不是全方位而是有限的,加上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由此造成相对不可见的视觉盲区更加普遍(相对不可见是指通过调整视角或注意力其实是可见的,但某个时候不可能与其它可视区域同时可见或是疏忽了),同样具有一定的危险,也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或避免,所以后视装置等的改进、加装各种摄像系统等措施无论怎么完善都不足以完全解决相对视觉盲区的问题。

总地来说,目前解决上述近距离视觉盲区危险的措施有三类:一是落实安全制度与措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这种方式很有效且成本为零,但只能预防减少危险的发生而不能完全避免,并受到主观因素的严重影响所以效果并不确定;二是改进或完善有关装置缩小盲区的范围,如对于机动车辆可以设置广角内后视镜、倒车膜、广角小圆镜、摄像装置,前面三种属于后视装置的改进,其作用是有限的,且在解决相对视觉盲区方面作用很小,最后一种属于自然视觉的延伸和扩展,通过适当设计能够完全解决绝对视觉盲区问题,但在解决相对视觉盲区方面作用依然有限且成本高安装不便;三是设置盲区探测装置,如盲区预警系统,采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如声、光、电对特定的视觉盲区进行探测, 一旦有物体进入盲区范围,系统就会及时以图像或声音或者两者并用的方式提醒,已有的一些解决方法及装置主要是基于视频或雷达探测的技术,也存在成本较高、安装不便及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比如申请号为201210428025.2发明专利行车视觉盲区侦测系统及方法,采用摄像装置和显示装置解决后视盲区、采用测距仪通过超声波探测障碍物距离,存在成本高、安装不便、探测范围和探测能力有限等问题;申请号为201220475257.9的实用新型校车前部视觉盲区探测安全系统,采用主动雷达通过超声波探测并采用有线连接,存在探测范围狭窄且安装不便等问题。且视觉盲区探测实际上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比如在拥堵的车辆行驶速度很慢的路段,各车相互距离可能很短,用超声波探测方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物联网相关技术,比如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技术等,具有部署方便、成本低廉、节约能耗等诸多特点和优势。物联网中的人体探测目前涉及智能安防、远程医疗和战地指挥等领域,但很多还仅限于理论研究、实验原型设计开发、老旧设计的改良或老旧系统的部分改造。吉林大学娄明珠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WSN的人体探测、身份识别和定位的研究》(2009年4月)就设计了一个基于ZigBee技术的可以进行人体探测的原型系统。上海世博会园区的防入侵系统就是在传统的防入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无线传感网等技术,但传统的基础框架仍然保留,且不是用于近距离而是用于远距离的视觉盲区检测。目前对于无线传感网真正成熟的应用还很少见,用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检测的方法和装置截至目前还没有先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龙,未经倪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