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种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9533.6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绿谷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19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种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自袁隆平院士研究出杂交水稻以来,我国粮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从单产
增加来看,目前我留水稻单产己离出世界平均水平的50%,这对人类的确是个
银大的贡献,目前要使这种杂交水稻的品种得进一步改良已不是件容易的事,
其风险投资也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要使水稻产量高不仅仅是品种的问题,水稻生长的环境也是很重
要的,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传统的种植方式仍是在
大片自地里,所施的肥很容易被雨水冲走,天上下的雨很快渗漏、蒸发、流失,
因此不能保证水稻生长期有足够水和题,同时传统的种植方法使水稻分蘖能力
也较低,由此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
通过反季节种植的方法增加有关作物的种植频次已经屡见不鲜,如蔬菜的大棚种植等。但是,现有的大棚种植并不能直接适用于水稻种植,因此,现有的水稻仍然只能被限制在一年当中的特定季节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系统,结构简单,克服现有技术中只能在一年当中的特定季节种植水稻的缺陷。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地下水槽以及太阳能供热系统,所述地下水槽中均布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周围设有圆孔,所述圆筒中装有泥土;所述太阳能供热系统主要由相互连通的集热管、换热器以及换热水箱构成,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热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所述换热水箱与地下水槽连通且两者之间的输水管上设有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地下水槽设置在温室大棚中,所述集热管设置在温室大棚外。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供热系统上的热循环管路上设有膨胀管和补液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用水稻在反季节环境的大棚,更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后CO2 的排放及新鲜空气的更换;
2、本发明完整地克服和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反季节大棚热交换温度,可将水稻的生长期( 从播种到成熟收割的期间) 提前或者延后,以抵制自然因素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而且通过对水稻生长期的控制,能够增加水稻的种植频次,以此达到更好的增产效果;
3、本发明利于实现水稻种植区域的尺寸标准化。水稻生长环境的温度、空气、施肥、光合作用后的CO2 排放等都可采用可控的自动化作业。同时,由于种植区域的准确化,使水稻的播种,收割可采用完整的机械化生产;
4、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在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水稻的季节,可提高产量,而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植水稻的季节也可种植水稻;
5、本发明方法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一次性投资可使用20 年,有利于工业化水稻种植的“农业产业化”;
6、实施本发明方法不产生污染物,地下水可以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水槽;2、太阳能供热系统;3、圆筒;4、圆孔;5、泥土;6、集热管;7、换热器;8、换热水箱;9、循环泵;10、循环泵;11、热循环管路;12、膨胀管;13、补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水稻种植系统,包括一地下水槽1以及太阳能供热系统2,地下水槽平铺在地面上,深度约30-40cm,所述地下水槽中均布有圆筒3,所述圆筒的周围设有圆孔4,所述圆筒中装有泥土5,泥土中用于种植水稻。
在本发明中,为了能够达到一年四季都能够种植水稻的效果,增设一太阳能供热系统,所述太阳能供热系统主要由相互连通的集热管6、换热器7以及换热水箱8构成。一般情况下,所述地下水槽设置在温室大棚中,所述集热管设置在温室大棚外,集热管放置在温室大棚的顶部,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的热量经换热器将换热水箱中的水加热,经过加热后的换热水箱中的热水再由循环泵与地下水槽中的水进行交换,将地下水槽中的水换热符合水稻生长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绿谷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天津市绿谷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保温被防水装置及防水方法
- 下一篇:匀浇保湿防烂根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