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室内外多制式组网干扰仿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9537.4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1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刘亚东;赵刚;欧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内外 制式 组网 干扰 仿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组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室内外多制式组网下室内外干扰仿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无线通信工程建设中,为了业务的需要,多家运营商采用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来进行同一片区域的覆盖,尤其对于室内覆盖而言,室外基站的频率规划及室内器件馈线共路由的组网方式将会带来复杂的干扰问题。在通信网络工程设计阶段,如果无法实时有效地评估这些存在的干扰问题,设计方案不合理,将会导致竣工后网络质量差,用户投诉多,网络优化工作量大等问题。
在传统的室内覆盖工程设计中,由于室内信号本身较强,内部覆盖较好,设计人员较少考虑多制式共区域覆盖及室内外信号泄露带来的干扰问题,或者对某情形的干扰仅有定性的分析,无法在设计过程中快速地发现干扰并进行方案调整。由于干扰问题的存在,在施工过程中及工程完成后要进行大量的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再重新进行工程的优化,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无线网络通信工程设计中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程设计中对系统干扰自动评估计算的仿真方法,根据结果输出干扰报告并给出对应的优化建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无线通信室内外多制式组网干扰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网络及设备参数获取:导入数据,对图纸中所用到的网络和设备参数预先生成标准数据库,存储在磁盘上;
步骤2干扰仿真条件判决:仿真系统根据用户配置的网络和设备参数进行干扰情形判断,并自动匹配干扰仿真类型;
步骤3干扰计算及可视化:通过各类型干扰建模,计算仿真区域可能存在的各种室内外干扰,在图纸上进行对应可视化显示,同时对相关数据存储以备后续分析;
步骤4网络性能报告及优化建议:通过对干扰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网络覆盖存在的干扰区域,输出相关仿真报告,并给出对应的网络优化建议。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数据包括:各制式中心载频及带宽信息、发射机滤波器指标、接收机滤波器指标、基站功率、室内天线功率、各设备噪声系数、室内馈线路由损耗、建筑物墙体损耗及室内外传播模型。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存储采用复合数组结构,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用数组之间的相对关系来描述。
进一步,步骤1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数据全部采用相适应的结构体、类来储存。
进一步,步骤2根据组网配置及设备参数,能够自适应地判决是否存在干扰及各种干扰类型。
进一步,步骤2的干扰类型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及互调干扰。
进一步,步骤3全面考虑室内外、制式间的干扰,结合仿真地理可视化,将当前网络系统的覆盖效果直观地呈现给工程设计者,支持快速迭代调整验证,最终得到合理的设计方案。
具体的,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基于获取的发射接收滤波器指标、载频信息及由步骤2得到的干扰类型,分析计算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结合室外和室内传播模型,计算如下维度:
a.组网空间:室内→室内、室内→室外、室外→室外、室外→室内;
b.无线链路:上行、下行;
c.干扰类型:杂散、阻塞、互调;
其次,将仿真区域的干扰数据统计后组织列表,并在图纸上可视化渲染,支持各类型干扰的分层显示。
进一步,步骤4依据系统的干扰仿真数据,生成工程设计者所需的干扰分析和网络性能报告,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详细的网络优化和调整建议。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实现室内外多制式组网干扰仿真的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获取网络及设备基本信息,在初步规划后的设计方案当中能快速得到当前设计网络的干扰情况,便于设计人员快速地调整设计方案和重新验证,避免施工完成发现存在干扰后的大量的优化工作,节省工程建设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室内外多制式组网示意图;
图3为邻频杂散示意图;
图4为邻频阻塞示意图;
其中:1.干线放大器、2.功分器、3.微蜂窝/直放站/远端机、4.吸顶天线、5.壁挂天线、11.A被B杂散干扰最严重频点、12.B被A杂散干扰最严重频点、13.保护频带、14.A将带外的B信号滤进本系统频带,反之亦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