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机构、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9589.1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隅地映允;木村明弘;樱田国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H02K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机构 马达 以及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马达的轴承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具有利用流体动压的轴承机构的马达作为盘驱动装置的马达。在日本特开2009-136143号公报中的图1所公开的主轴马达中,由底面板10、第一轴承构成部件16、第二轴承构成部件18以及固定轴12构成固定组成部分。在固定轴12和转子构成部件14之间构成流体动压径向轴承部22a、22b。在第一轴承构成部件16和转子构成部件14之间构成流体动压止推轴承部26。在第二轴承构成部件18和转子构成部件14之间构成泵吸密封部36。转子构成部件14具有循环通路28。循环通路28将止推轴承部26的径向外侧的区域和泵吸密封36的径向内侧的区域连接。在止推轴承部26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密封间隙34。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9-1361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日本特开2009-136143号公报所公开的主轴马达那样,轴被固定的情况下,下侧的密封间隙的上方被转子覆盖,因此不能从下侧的密封间隙填充润滑油。另一方面,若从上侧的密封间隙注入润滑油,则润滑油的浸透在连通路的开口处停止,有不能够将润滑油导入到下侧的密封间隙的担忧。
因此,需要能够从上侧的密封间隙容易地将润滑油填充到轴承机构内的轴承机构。
本发明例示的第一发明所涉及的轴承机构包括轴部、套筒部、下对置部、下外环状部以及上对置部。轴部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配置且包括呈圆筒形状的外周面。套筒部包括容纳轴部的贯通孔且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下对置部从轴部的下部朝向径向外侧扩展且包括隔着下轴向间隙与套筒部的下端面在轴向对置的上表面。下外环状部包括包围套筒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呈圆筒形状的内周面,且相对于下对置部,该下外环状部的相对位置被固定。上对置部在套筒部的上方沿径向扩展且包括隔着上轴向间隙与套筒部的上端面在轴向对置的下表面。在轴部的外周面和套筒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构成径向动压轴承部。在下轴向间隙构成下轴向动压轴承部。在套筒部的外周面和下外环状部的内周面之间的下密封间隙构成下密封部。下密封部为泵吸密封部。在与上轴向间隙连续的上密封间隙构成上密封部。套筒部的下部包括大径部和位于大径部的下侧且直径比大径部的直径小的小径部。套筒部包括连通路,该连通路具有在大径部和小径部之间的边界或者边界附近开口的开口部,并且该连通路与上密封间隙连续。下对置部的外周部包括外周突出部,该外周突出部与小径部的外周面在径向对置,与大径部的下表面在轴向对置。在包括中心轴线的截面中,连接小径部下表面的外缘和大径部下表面的外缘的直线同外周突出部相交。包括下轴向间隙、径向间隙、上轴向间隙以及连通路的循环路径与下密封间隙连通。循环路径和上密封间隙连通。润滑油充满循环路径、下密封间隙以及上密封间隙。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第一发明,能够容易地从上密封间隙向轴承机构内填充润滑油。
附图说明
图1是盘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马达的剖视图。
图3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套筒本体的剖视图。
图5是下对置部的俯视图。
图6是上推力板的俯视图。
图7是将下横连通路附近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8是下推力板的俯视图。
图9是将上横连通路附近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10是将下推力板附近简化表示的图。
图11是将下推力板附近简化表示的图。
图12是将下推力板附近简化表示的图。
图13是下推力板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
图14是下推力板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下推力板以及套筒本体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6是轴承机构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7是轴承机构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8是轴承机构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的上侧简称为“上侧”,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到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