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9662.5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王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蓄冷 空调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水蓄冷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机、蓄冷罐、空调末端、控制模块、循环泵组,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制冷机以及循环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出口连接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截止阀和蓄冷罐,另一条支路连接循环泵组的进口;
所述循环泵组的出口分为两条支路;
一条支路上依次连接有第一调节阀和蓄冷罐,所述蓄冷罐上设置有低进出口和高进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的一端为低进出口,所述高进出口接回所述制冷机;
另一条支路上依次连接第二调节阀以及空调末端,所述空调末端出口接回所述制冷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截止阀与蓄冷罐低进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蓄冷罐高进出口处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空调末端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空调末端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组中包括有至少一台循环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组中存在两台及以上循环泵时循环泵之间为并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末端的进口与出口之间还连接有泄压管路,所述泄压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7.一种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提供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
步骤B、空调末端发出供冷指令,控制模块接收供冷信号;
步骤C、控制模块判断蓄冷罐是否参与供冷,若蓄冷罐参与供冷则进入步骤D,若蓄冷罐不参与供冷则进入步骤E;
步骤D、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截止阀、第二调节阀开启,蓄冷罐、循环泵组、空调末端形成通路,实现蓄冷罐对空调末端进行供冷;
步骤E、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截止阀闭合,第二截止阀、第二调节阀开启,制冷机、循环泵组、空调末端形成通路,实现制冷机对空调末端进行供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步骤D1、控制模块判断是否需要蓄冷罐和制冷机同时参与供冷,若需要蓄冷罐和制冷机同时参与供冷则进行步骤D2,若不需要蓄冷罐和制冷机同时参与供冷则进入步骤D3;
步骤D2、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二调节阀开启,蓄冷罐、循环泵组、空调末端形成通路,实现蓄冷罐对空调末端进行供冷,同时制冷机、循环泵组、空调末端形成通路,实现制冷机对空调末端进行供冷;
步骤D3、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截止阀、第二调节阀开启,蓄冷罐、循环泵组、空调末端形成通路,第二截止阀关闭,实现蓄冷罐单独为空调末端供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2所述的制冷机对空调末端进行供冷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号对循环泵组以及制冷机的功率进行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差超出上限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提高循环泵组以及制冷机的功率;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差低于下限设定值时控制模块降低循环泵组以及制冷机的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3所述的蓄冷罐单独为空调末端供冷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号对循环泵组的功率进行调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差超出上限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提高循环泵组的功率;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差低于下限设定值时控制模块降低循环泵组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96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压力自平衡系统的井下减速器
- 下一篇:超越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