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索驱动的索牵引并联机器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0382.6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杜敬利;丁文;崔传贞;保宏;段清娟;段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0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驱动 牵引 并联 机器人 装置 | ||
1.一种循环索驱动的索牵引并联机器人装置,包括一个末端执行器(4),n个驱动装置(1)和n根柔索(2),n≥1,每个驱动装置(1)通过一根柔索(2)与末端执行器(4)连接,其特征在于:
驱动装置(1)与末端执行器(6)之间设有m组传动机构(3),m≥1,n≥m,每组传动机构包括动滑轮(31)和定滑轮(32):m组动滑轮(31)均匀布置在末端执行器(4)上,m组定滑轮(32)均匀固定在地基上;每根柔索从驱动装置(1)伸出后,依次穿过动滑轮(31)和定滑轮(32),再与末端执行器(4)连接,形成均匀分布的循环索,以扩大工作空间,增强刚度和阻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索驱动的索牵引并联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动滑轮(31)通过动滑轮底座(6)固定在末端执行器(4)上,且动滑轮支座(6)能够绕其轴线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索驱动的索牵引并联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点(5)的位置的设定,应使得从动滑轮(31)到定滑轮(32)之间的两段柔索保持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索驱动的索牵引并联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滑轮(32)的固定位置要使得每条循环索在驱动装置(1)与定滑轮(32)之间形成的夹角β为0~1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索驱动的索牵引并联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末端执行器(4)上方和下方的循环索均为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索驱动的索牵引并联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索牵引并联机器人驱动装置(1)和末端执行器(4)之间至少设有一条循环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03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