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81038.9 申请日: 2013-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3239901A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发明(设计)人: 朱宏政;朱金波;闵凡飞;刘令云;刘银;李星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D21/02 分类号: B01D21/02;B01D21/08;B01D21/24
代理公司: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代理人: 王挺
地址: 232001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功能 泥水 处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煤泥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脱泥池对煤泥水进行脱泥处理,通过浓缩池对煤泥水进行浓缩处理,也即对煤泥水进行脱泥处理和浓缩处理时是分别通过两个单独的处理机构进行的,由于脱泥池和浓缩池的占地面积均较大,因此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确保煤泥水处理效率和煤泥水处理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本发明不但能够对煤泥水进行脱泥处理,还能够对煤泥水进行浓缩处理,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且运行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包括圆环状的池体,所述池体的下部设有池底,所述池底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锥状的沉泥斗,所述沉泥斗与排泥管相连,所述池底自池体的底端向料斗的开口端逐渐倾斜,本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还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圆环状设置在池体的内部,且导流板与池体之间设置有便于流体通过的环槽;所述导流板和池体之间设有将所述环槽分隔为上部为配水区域、下部为导流区域的环状隔板,导流板的内壁围成处理区域;所述隔板上设有贯穿隔板板体的过水孔,本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还设置有使过水孔在贯通和封闭两种状态下切换的挡孔板;

脱泥入料单元,用于向池体内输入待脱泥的流体物料,所述脱泥入料单元与所述配水区域相连;

浓缩入料单元,用于向池体内输入待浓缩的流体物料,所述浓缩入料单元与所述处理区域相连;

溢流出料单元,用于将脱泥处理完毕或浓缩处理完毕的流体物料排出到池体的外侧,所述溢流出料单元分别与所述配水区域和处理区域相连。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池体同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脱泥入料单元包括圆环状的脱泥入料槽,所述脱泥入料槽设置在池体的外侧,且脱泥入料槽与所述配水区域之间设置有联通二者的脱泥入料管,所述脱泥入料管上设有脱泥入料阀。

优选的,所述浓缩入料单元包括与池体的处理区域相连通的浓缩入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浓缩入料管自上而下伸入所述处理区域中,且浓缩入料管的出料端设有便于流体物料朝四周喷射的多个管口。

优选的,所述溢流出料单元包括开口向上的条状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设置在导流板围成的处理区域的上部,且溢流槽的上沿低于导流板的上沿;所述溢流出料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池体外侧的溢流总管,所述溢流总管通过第一溢流管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溢流总管还通过第二溢流管与所述配水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一溢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管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溢流管与所述配水区域的底部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同时设置有脱泥入料单元和浓缩入料单元,当需要对煤泥水进行脱泥处理时,煤泥水通过脱泥入料单元,依次经配水区域、导流区域进入处理区域,然后经溢流槽、第一溢流管和溢流总管排出池体,沉淀在沉泥斗中的底流则通过排泥管排出;当需要对煤泥水进行浓缩处理时,煤泥水通过浓缩入料单元直接进入处理区域,然后进入配水区域,最后经第而溢流管和溢流总管排出池体,同样的,沉淀在沉泥斗中的底流则通过排泥管排出。

2)、本发明在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的池口处的周向布置环状的导流板,且导流板外壁、池体内壁和隔板的上板面之间构成环形布置的配水区域,当对煤泥水进行脱泥处理时,煤泥水首先进入配水区域中,煤泥水随后经隔板上的过水孔进入配水区域下侧的导流区域,然后进入导流板围成的处理区域。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在进行脱泥处理时采用了周向入料的方式,实际脱泥时,在煤泥水入料时产生的重力势能作用下,煤泥水会从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的四周均匀冲击多功能煤泥水处理池内的沉积底流,从而不但起到了对于已沉积底流的再次搅动和二次脱泥目的,同时又保证了池内流场的高分布均匀性,从而确保甚至更为增强了矿粒的分级效果,最终为实际脱泥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影响。

3)、本发明中的带有过水孔的隔板不但便于固定导流板,而且能够使脱泥入料的分布更加均匀,防止了脱泥入料时煤浆流速过大或者过小而影响脱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脱泥入料单元和溢流出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内部流场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0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