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源和无源的RFID数据采集和监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2410.8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6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芳;王思叶;冯维淼;祁峰;苗春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源 无源 rfid 数据 采集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有源和无源的RFID数据采集和监控方法,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或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的传输特性,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技术与其他的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光学识别等)相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量大、非视觉范围读写和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物流、供应链、动物和车辆识别、门禁系统、图书管理、自动收费、生产制造等领域。然而,在选用RFID技术时,不同的RFID产品具有不同的编程接口,而且有源RFID设备和无源RFID设备存在的差别更大。现有的软件和系统如何与不同的RFID设备结合使用,成为一个难点。另外,RFID标签中可能包含大量的涉密信息等,因此就需要一个能够对该信息进行监控的平台,实现对涉密物品的监控等。
目前RFID的数据采集主要是使用中间件技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射频识别中间件集成方法(公开号为CN102622231A)中提出一种基于XML语言的RFID中间件集成方法,主要是解决了不同企业的不同读写器的接口差异问题以及不同企业不同读写器读取的数据结构以及格式差异问题等两个问题。该方法封装了底层设备的不同接口,屏蔽底层设备接口的差异性。然后将获取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后以XML形式存在,该方法虽然解决了读写器接口差异性的问题以及数据格式一致化的问题。但是该方法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1)该专利只解决了不同企业不同读写器对采集标签数据接口的差异性,并没有解决不同企业不同读写器的打开、关闭、写标签数据等接口的差异性。(2)在解决数据结构和数据格式差异问题中,使用了两个步骤,即先调用读取数据方法,采集到区域内的标签数据,再调用将读取数据转化到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方法,每次只能处理一个数据,不能进行批量处理。
另外,在对RFID数据采集之后,一般都是采用无源标签的形式对物品进行监控,即需要标签与物品建立对应的联系。然而由于无源RFID技术的受金属表面及人体对信号的干扰比较大,不利于实现对笔记本之类的监控。目前,为了弥补无源RFID技术的缺点,对含有金属的物品监控是可以采用有源RFID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有源和无源的RFID数据采集和监控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的一种RFID数据采集和监控方法,主要解决了有源和无源读写器以及不同厂家不同读写器之间的接口差异化问题,也就是设计了一个同时兼容有源读写器和无源读写器的中间件,负责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考虑到有源标签的寿命问题,本发明给有源读写器增加了激励的状态位,即只有处于激励状态下标签才能被读写器采集和处理,因此对数据格式的定义要加上此状态。数据重复冗余数据过滤处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一个标签只读取一次,而且读取的标签必须是已经录入到数据库的标签。同时对采集到的数据采用统一的格式进行处理和传输。采用结构体对数据结构和格式进行统一的定义,针对小数据量的采集和监控,使用结构体封装处理和传输,处理速度相应较快。数据在传输的时候,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进行加密传输。为了实现对物品的监控,预先将需要监控的物品信息录入到数据库,给物品分配责任人、是否授权携带等属性。将采集的数据与预先录入数据库的物品信息进行匹配查找,根据相应的策略,对物品进行监控及报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有源和无源的RFID数据采集和监控的方法,其步骤为:
1)在监控场所内布设若干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与数据采集端数据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端设有一接口库,所述接口库中包括统一接口函数格式编写的读写器接口;其中,所述RFID读写器包括有源RFID读写器和无源RFID读写器;
2)数据采集端调用所述读写器接口中的读写器打开接口,驱动RFID读写器采集标签数据;
3)数据采集端对RFID读写器采集的每一标签数据,检查该标签数据是否是已经录入到标签列表中,如果未录入则将其录入到该标签列表中;如果已录入,则查看该标签数据在设定时间阈值内是否已经出现,如果出现,则放弃添加该标签至该标签列表且将该标签数据的时间改为当前时间,否则继续将该标签录入到该标签列表中;
4)数据采集结束后,数据采集端将该标签列表中的标签数据进行数据格式一致化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端。
进一步的,所述读写器接口包括读写器打开接口、读写器关闭接口、读取标签接口和状态检查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