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OsPsbP及其克隆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84101.4 申请日: 2013-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75991A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发明(设计)人: 周雪平;孔令芳;吴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29 分类号: C12N15/29;C12N15/10;C07K14/415;A01H5/00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复合体 蛋白 基因 ospsbp 及其 克隆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OsPsbP及其克隆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涉及水稻基因OsPsbP的cDNA序列,该cDNA编码的蛋白属于PsbP类放氧复合体蛋白。

背景技术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包含一个吸收波长为680 nm光的PSII,该系统能够利用从光中吸收的能量将水裂解,并将其释放的电子传递给质体醌,同时通过对水的氧化和PQB2-的还原在类囊体膜两侧建立H+质子梯度。该系统主要由反应中心、捕光复合体Ⅱ和放氧复合体等亚单位组成。PsbP类放氧复合体蛋白在PSII中起重要作用,能够影响Mn4–Ca–Clx离子簇的组装效率和稳定性以及PSII复合体的积累组装和活性。

近年来,PsbP类放氧复合体蛋白的功能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这种蛋白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须的一种功能蛋白,并且可能是抗逆反应中的一种新的调控分子。通过获得新的PsbP类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研究其分子功能,对于研究植物抗逆的分子机理有重要价值,也为植物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对植物抗逆反应分子机制、抗逆植物基因资源匮乏等问题,提供一种水稻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OsPsbP及其克隆方法和用途。

水稻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OsPsbP是具有如SEQ ID NO: 1所示765个碱基DNA序列,编码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并具有抗生物胁迫能力的PsbP类的放氧复合体蛋白。

水稻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OsPsbP的克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根据NCBI网上数据库中类似于水稻光合系统Ⅱ(PSII)中23 kD多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上游引物T1 为5’-ATGGCGTCCACCTCCTGCTTC-3’,下游引物 T2为5’-TCATGCGACGCTGAAGGAGCTG-3’;

2)用TRIzol试剂提取水稻叶片的总RNA;

    3)用上述引物经RT-PCR克隆获得到765 bp的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将序列提交到Genbank进行BLAST比对,证明得到的基因为PsbP类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命名为OsPsbP

水稻PsbP类蛋白是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OsPsbP编码的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植物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OsPsbP用于经转基因育种改良植物的抗生物胁迫的能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

1)采用RT-PCR克隆法从水稻中克隆到一个新的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克隆方法简单、高效。

2) 通过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下调和上调表达2种方法分析基因的功能,数据更为确凿可信,通过2种方法均证明该基因具有抗生物胁迫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价值。可以通过外源基因导入技术过量表达OsPsbP基因来提高植物对抗生物胁迫的能力,从而增强作物对逆境的抗性,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OsPsb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OsPsbP蛋白在本氏烟细胞中的定位;B:免疫胶体金实验检测OsPsbP蛋白在水稻细胞中的定位。其中chl代表叶绿体,C代表细胞质,CW代表细胞壁,N代表细胞核,M代表线粒体;

图2是OsPsbP基因下调和过表达水稻与对照植株的表型以及分子验证。A:OsPsbP基因下调和过表达水稻与对照植株的症状表现;B:用real time RT-PCR检测OsPsbP基因下调和过表达水稻与对照植株中OsPsbP的表达情况;C:Northern blot检测OsPsbP基因下调和过表达水稻与对照植株中OsPsbP基因的表达情况;D:Western blot检测OsPsbP基因下调和过表达水稻与对照植株中OsPsbP蛋白的表达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